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民生問題,是習近平總書記心頭沉甸甸的牽掛。
1月22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系列報道《“3820”戰略工程啟示》第三集《以人民為中心》,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先后擔任福州市委書記、福建省省長期間全面規劃福州城市建設發展路徑,給百姓帶來實打實的好處。改善社區人居環境,是本期報道的一大亮點。
昔日“紙禙福州城”,今朝“宜居幸福城”。30多年來,在“3820”戰略工程擘畫的藍圖指引下,福州堅持以人為本,一任接著一任干,讓社區變化看得見,居民幸福摸得著。
報道播出后,福州各轄區干部職工備受鼓舞,紛紛表示將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為建設有福之州作出新的貢獻。
心系群眾,三赴蒼霞
老舊小區脫胎換骨
20世紀90年代初,福州城區木板房林立、舊屋區連片,全市連片棚屋占了住房面積一半以上。這樣的房子,不僅難抵火災、臺風、強降水的侵襲,住起來也很不舒適——夏天熱得像桑拿房,冬天又四處透風。
根據“3820”戰略工程構想和隨后編制的《福州市城市總體規劃(1995-2010)》,福州市堅持老城提升與新區拓展并舉,尤其在舊屋區改造方面,實施了“安居工程”“廣廈工程”“造福工程”等,極大改善了群眾住房條件。
臺江區蒼霞社區的群眾至今口口相傳著當年習近平同志“三赴蒼霞”的故事。作為棚屋區的典型,這個社區曾經破亂差,是“老大難”。2000年7月,當時已是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帶領主要職能部門的干部走訪了蒼霞、上渡、幫洲、義洲等棚屋區。
“習近平同志到我房子,我們房子是悶罐,很熱很熱。他大熱天下來調研,親近人民,他說群眾的事就是他的事?!痹凇丁?820”戰略工程啟示》報道中,蒼霞社區居民唐慶旺說。
“待了一會兒,大家滿身是汗。這個時候習近平同志就說話了,‘你們居住過這種環境嗎?讓你們住,你們住不住?我們現在的老百姓還居住在這種環境下,你們說要不要改造?’”時任福州市臺江區政府辦主任楊木澤回憶道。
圍繞改造事宜,習近平同志當天還與居民代表開了座談會,他說:“請給大伙捎個話,政府會把好事辦好?!焙芸?,蒼霞棚戶區啟動改造工程。這期間,習近平同志又兩次到蒼霞推動改造工作。
僅僅一年時間,蒼霞棚屋區改造安置新社區——蒼霞新城拔地而起,3411戶、9511人回遷新居。這是當時福州規模最大、安置群眾最多的棚屋區改造項目,拆除舊建筑后新建41棟住宅樓和1棟寫字樓,總建筑面積達26萬平方米。
“我們一家三口從蝸居的七八平方米破木屋搬進60多平方米兩室一廳的單元房,都歡天喜地?!被叵氘斈陠踢w新居的情景,唐慶旺笑著告訴記者。
據悉,福州多年來不斷深化宜居城市建設,僅“十三五”期間就實施了連片舊屋區改造200片,惠及群眾11.4萬戶近40萬人,徹底告別“紙禙福州城”的歷史。
治理有方,三進軍門
解鎖社區“文明密碼”
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是城市的幸福底色。如何把社區創建成宜居的文明社區?鼓樓區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對習近平同志“三進軍門”,為基層治理工作指明方向和路徑的故事記憶猶新。
76歲的林丹1972年就到軍門社區居委會工作,半個多世紀來參與和見證了軍門社區的蝶變過程。她介紹,軍門社區曾是市中心老舊小區,木屋毗鄰、房屋破舊、公共基礎設施老化損壞等現象都很嚴重。1991年初,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軍門社區居委會調研,作出“今后福州市居委會都要成立黨支部”的重要指示。當年下半年,軍門社區成為福州首批成立黨支部的社區之一,開始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創新探索。同時,乘著“3820”戰略工程的東風,軍門社區在舊城改造中擺脫了“紙禙”陰影。
1995年4月,習近平同志再次來軍門社區調研。見到居民生活環境改變,社區黨支部有了500多平方米的“根據地”,黨支部的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他高興地掏出鋼筆題贈:“昔日紙褙軍門前,今日文明一枝花。”
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到軍門社區考察。目睹社區的更大變化,他十分高興,考察結束時叮囑林丹:“社區的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天天同居民群眾打交道,要多想想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一些,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萬戶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p>
“總書記的‘三個如何’重要指示,成為我們開啟新時代幸福生活的指南。”林丹告訴記者,根據這個指示,軍門社區居委會在實踐中深化各項工作,逐漸探索總結出既符合新時代社區治理要求,又具有軍門社區特色的“13335”社區工作法。這個做法被民政部作為“一號方案”在全國推廣,并獲評“2019中國改革年度案例”。軍門社區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單位”“(首批)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等180多項榮譽稱號,其中全國性榮譽22項……曾經環境“臟亂差”、安全隱患多、鄰里糾紛多的老舊社區,變成了環境優美、管理井井有條的幸福文明社區。
藍圖繪就,眾志成城
讓居民生活更幸福
藍圖指引,久久為功,不斷譜寫社區建設新篇章。
近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福州大力推進打造可持續發展社區,通過“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長者食堂+學堂”,以及適老化、適兒化和無障礙設施改造、黑臭水體整治、串珠公園建設、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修復等舉措,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其中,若干模式是全國首創或在全國推廣,形成的“福州經驗”“福州樣板”多次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重要媒體宣傳報道。一幅幅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幸福“加碼”的民生新圖景,在有福之州的大地上鋪展開來。
“一轉眼,我已是七旬老人了,好在這些年社區配套設施日趨齊全,生活越來越便利,我下樓后在小區附近就能輕松買菜、理發、就醫、鍛煉或者娛樂?!鄙n霞新城居民唐慶旺說,“我們小區的周邊環境也更美了,現在我一般每天都會下樓溜達兩次,看看清澈的三捷河,帶孫子到小區操場運動,有時還會去上下杭走走,別提多愜意了?!?/p>
20多年過去,蒼霞新城也不再“年輕”。2021年,新一輪改造提升在這里進行,內容包括完善水電管網,規劃停車位,新建黨群共享空間、便民服務驛站、兒童樂園等。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王露露說:“小時候,我也住在棚屋區,是習近平同志幫我們圓了安居夢。我要接續奮斗,讓社區更宜居,讓居民更幸福。”
而在軍門社區,率先建成了“兩中心兩廳一平臺”(老人活動中心、少兒托管服務中心,社區辦事廳、居民議事廳,社區智慧信息化平臺),在全省首推無假日社區等機制,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軍門社區還成立事務協調、社區治安和人民調解等6個專業委員會,建立民主懇談、議事、聽證、咨詢、評議等5項協商制度,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
林丹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一直激勵我們繼續努力。接下來,我們還會狠抓社區精細化服務,讓居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感受到小社區里的大幸福?!?/p>
記者從福州市民政局獲悉,一年來,福州還持續打響“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品牌,全市城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100%,各級各類養老床位增加到5.5萬張,長者食堂實現五城區及各縣(市)區政府駐地鄉鎮(街道)的社區全覆蓋。今年福州計劃新建30個長者食堂,提升15個示范性長者食堂,建成5個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增加2000張養老服務床位。
繼往開來,接續奮斗,相信福州人民的生活會一年更比一年好。(福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