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腳步日益臨近,泉州晚報記者從泉州市發改委獲悉,為做好保供穩價工作,1月25日至2月25日,泉州市啟動春節、元宵節期間平價商品銷售方式,全市共有近百家平價商店參與此次平價銷售活動,覆蓋各縣市區,充分保障居民群眾的“菜籃子”供應充足、價格平穩、品類多樣。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闔家團圓、歡聚一堂的時刻,家家戶戶需要準備豐盛的年貨和年夜飯,民眾對蔬菜、肉類、禽蛋等“菜籃子”產品的消費需求大幅度增長,容易出現供不應求局面。個別商家還會利用節日期間消費者購買力增強、購物意愿強烈的特點,囤積商品、調高價格,造成市場短期供應短缺,加劇市場價格的波動。
有些人誤以為,現在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春節這樣的特殊節點,“菜籃子”產品的價格漲一漲沒多大影響。這是低估了“菜籃子”之于民生的重大意義。“菜籃子”關系老百姓基本的生活需求,如果連菜都難買到、物價飄忽不定,必然引發恐慌搶購、囤積居奇等行為,不僅影響社會的正常秩序,也直接沖擊老百姓的生活確定性和安全感。只有“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且價格相對穩定時,才能消除老百姓對基本生活的擔憂,才能讓老百姓獲得穩穩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菜籃子”就是保民生。此次,春節、元宵節期間,泉州百家平價商店開售“平價菜”,無疑是為民辦實事、用心解民憂之舉。
穩定“菜籃子”,需保障商品供應。確保“菜籃子”產品供應穩定順暢,老百姓才能購物無憂。此次全市有近百家平價商店參與平價銷售活動,分布在各縣市區,覆蓋面廣,方便市民購買。在銷售種類上,包括糧、油、肉、蛋、菜、水果等六大類17個品種,滿足多樣化需求。
穩定“菜籃子”,需穩定市場價格。本次泉州市平價銷售活動,根據要求,平價銷售的糧、油、肉、蛋和水果類價格要下浮10%及以上,蔬菜類價格要下浮15%及以上。不僅沒有漲價,反而有所下浮,讓利給消費者,降低生活成本,讓大家都能過個好年,也能穩定市場預期,避免因價格波動引發搶購和囤積行為。
穩定“菜籃子”,需強化市場監管。在平價銷售期間,各級發改部門要加強市場巡查,及時糾正平價商店內降價幅度不夠或質價不符、價簽不對位等問題。通過嚴格的監管和考核,確保政策執行到位、價格公開透明,為消費者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穩定“菜籃子”,需落實“先控后補”。“先控后補”就是在平價銷售結束后,各地發改部門核實平價商店的銷售情況,及時給予各平價商店相應補貼。如此一來,商家既可以通過平價銷售活動獲得穩定的客源,還可以獲得政府的補貼支持,真正實現雙贏。“先控后補”亦能激發商家積極參與保供穩價的積極性,為今后類似重要節點的市場供應穩定提供寶貴經驗。
民生問題無小事,春節期間老百姓的“菜籃子”穩定工作更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春節、元宵節期間,泉州百家平價商店開售“平價菜”,反映泉州相關職能部門切實把老百姓的民生問題放心上,通過調控手段,使市場的資源配置更加合理,保障“菜籃子”產品的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讓老百姓能夠安心、舒心、放心地享受佳節時光。
我們也由衷期盼,在更多民生議題上,職能部門能繼續展現務實的工作態度,勇于擔當、敢于作為,以問題為導向,推出更多利民惠民好政策,給老百姓帶來更多穩穩的幸福。(泉州 曾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