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為期40天的2024年春運正式開啟,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將達90億人次,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春運第一天,公路、鐵路、民航出行情況如何?有什么特點?這個春運,跟往年有什么不一樣?最火熱春運開啟,各地各部門又將如何疏堵保暢、提升出行體驗?(1月27日央視新聞)
春運開啟,向家出發。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春運第一天,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18935.2萬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長19.7%,比2019年同期增長6.7%。其中,全國鐵路客運量1106.3萬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長78%,比2019年同期增長16.1%;公路人員流動量17564萬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長16.6%,比2019年同期增長6.4%;民航客運量206.6萬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長111.8%,比2019年同期增長24.3%。
春運首日,相比平時,人流量明顯增加。這是久違的人間煙火,是對家鄉的熱情奔赴,我們熟悉的那個火熱春運回來了。以北京南站為例,工作人員明顯感受到客流增加的壓力。一位工作人員稱,僅1月26日上午,咨詢“檢票口在哪”的乘客就比平時增加兩三倍。不過,對乘客來說,工作人員、志愿者增加,帶來的是快捷和便利的出行體驗。有乘客表示,春運第一天的票比較好搶,還有折扣,進站和安檢速度都很快。
春運首日,只是最“火”春運的前奏。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全國人民最期待的團圓時刻。作為一場“全球最大規模人口遷徙”,春運不僅承載著中國人對家的渴望及對未來的希望,也是對交通運輸及相關部門的一次大考。在今年為期40天的春運中,面對90億人次跨區域流動,如何疏堵保暢、做好服務保障、提升出行體驗,讓人們“回家之路”更平安、更便捷、更溫馨,無疑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挑戰。
最“火”春運,需要最“暖”呵護。為了答好春運這張“考卷”,交通運輸及相關部門強化研判、制定預案,采取積極應對措施。比如,全國鐵路實行春運列車運行圖,科學安排與增加運力供給,同時保持普速旅客列車開行規模,保障公益性“慢火車”開行;12306客戶端推出春運期間學生、務工人員專區預約購票功能,優化12306客戶端候補購票功能,增加候補訂單和備選方案數量,進一步提高旅客候補購票成功率。
今年春運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預計突破8000萬人次,較2023年增長44.9%,有望創歷史新高。對此,民航方面在提升春運期間航班正常水平的同時,還未雨綢繆做好航班不正常情況下的服務工作;不少機場為旅客提供團隊預約、“無陪兒童”等系列暖心服務,為無人陪伴兒童、行動不便旅客、老年人提供專門的候機休息場所;針對超大、超件、超重的行李,推出卡控服務,設置自助稱重設備,以貼心服務溫暖旅客。
今年春運期間,自駕出行客流預計達72億人次,創歷史新高。相關部門要持續對重要交通基礎設施進行風險排查和隱患治理,全力保障行車安全。加強對擁堵路段疏導,提高收費站通行能力,優化清障救援,完善服務區移動衛生間、移動充電設施等。為提升今年春運服務,交通運輸部還上線“e路暢通”微信小程序,高速公路充電基礎設施、實時狀態等信息可“隨手查”,可“一鍵呼救”。類似暖心呵護,多多益善。
家的方向是幸福的方向,回家之路是幸福之路。據不完全統計,春運首日,各級團組織共招募選派10.3萬余名青年志愿者上崗,以“青春志愿行 溫暖回家路”為主題,圍繞車站文明宣傳、引導咨詢、重點群體服務等提供精準化、專業化服務,服務千千萬萬回家團聚的春運旅客。愿每一位歸人,都能平平安安到家,團團圓圓過年。(臺江區委文明辦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