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福州兩會人大代表建議中,“青少年心理健康”被反復提及。代表們從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成因、完善保障機制、開展家校社會協同、規范心理咨詢行業等角度,為呵護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言獻策。(福州晚報)
古詩有云“少年不知愁滋味”,道出少年時代,風華正茂,樂觀自信,對于人們常說的“愁”還缺乏真切的體驗。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們在心理健康方面顯現出來的問題已越來越突出,從學習上的不堪重負,到人際交往中的困惑與苦惱,以致青春期的情感波動等,讓許多青少年涉世不深,卻已嘗“愁滋味”。如何讓孩子們沐浴著心理健康的陽光茁壯成長,已成為當下一個十分重要而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家庭關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首重家庭、家長的密切關注。心理健康問題的形成往往是多方面、多因素促成的,這就需要廣大家長對孩子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各方面都要引起重視,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充分了解青少年成長中的情感需求,從而將心理健康問題扼殺在萌芽。
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學校聯動。除了家庭因素,青少年社交、學業等方面的因素同樣是心理健康問題常見的誘因。讓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是防范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應有之義。學校要充分建立心理問題預防機制,切實推進心理健康課程建設,通過聘請專業心理教師、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設置心理咨詢室、定期心理輔導等形式,構筑學生心理健康“防線”。同時,也要暢通家校溝通渠道,通過定期家訪、問卷等形式了解學生成長的家庭環境,向家長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及時了解、把握學生心理動態,并及時給予家長教育建議,形成家校之間的高效聯動。
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社會合力。護航青少年陽光成長,不僅是家長、學校的責任,也需要全社會的支持。要整合現有社會心理服務資源,建立公益性質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模式,通過引入專業的輔導隊伍、開通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熱線、開展公益講座等形式,利用各種途徑宣傳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為青少年提供尋求幫助的方向,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環境。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讓陽光照進青少年的未來,護航他們茁壯成長。(涵江區委文明辦 黃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