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12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徐文錦)
“視頻中的三輪車,現在擺放在霞浦縣‘把心貼近人民·四下基層發源地’主題展。主題展為什么要放這輛三輪車?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不久前,主題教育“新思想微宣講”活動走進閩侯。霞浦縣干部林靜雯從一輛三輪車說起,生動講述了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大力倡導并身體力行形成“四下基層”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的故事。深入淺出的主題宣講引起黨員干部和基層群眾的強烈共鳴。
從秋到冬,一場場主題宣講在八閩大地接力舉行、火熱開展。
2023年9月起,省委宣傳部、省委講師團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主題教育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開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組織省市縣相結合的“福小宣”青年宣講團,先后深入九市一區黨校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基層陣地,以及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福建谷文昌干部學院、福建古田干部學院等開展巡回宣講20多場,以清新明快的宣講形式和入情入理的鮮活語態,推動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為深入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營造濃厚氛圍。
緊扣主題,掀起宣講熱潮
第二批主題教育一啟動,省委宣傳部、省委講師團迅速組織“福小宣”青年宣講團圍繞主題教育、習近平文化思想、“四下基層”等主題,挖掘鮮活故事,組織備課演練。同時,聯合市縣各類宣講隊伍,調動理論、新聞、文藝、網絡等宣傳手段,持續掀起宣講熱潮。
“古厝保護不僅是文化遺產之福,更是人民之福?!比ツ?0月,在三明市委黨校,來自福建技術師范學院的董林結合學習貫徹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以現場宣講和視頻展示的形式,帶領觀眾走進三坊七巷,沉浸式感受古厝從“保下來”到“活起來”的巨變,從中感悟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實踐偉力。
在廈門,“福小宣”宣講員走進集美區委黨校和翔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用生動語言、真實事例講述集美區的華麗蛻變、翔安英雄三島上的壯烈往事以及早產兒小安安通過“廈金航線”得到緊急救治的感人故事,現場高潮迭起。
在漳州,宣講員走進福建谷文昌干部學院和東山一中,深情講述連家船民上岸、谷文昌帶領干部群眾造林治沙、云霄和東山兩縣干部群眾克服萬難建設向東渠等故事,讓黨員干部群眾心潮澎湃、激情滿懷。
發揮優勢,講出熱騰“閩味”
福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省市縣宣講隊伍深挖理論“富礦”,從思想源頭、實踐起點深入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
從下黨鄉到木蘭溪畔,從三坊七巷到沙縣俞邦村……八閩山海間,一個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標志地”,一項項從八閩走向全國的探索實踐,成為學習宣傳新思想的生動教材。
“就在大家眨眼的這一秒鐘,閩政通APP就能完成8.6萬筆數據處理工作,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這就是數字福建的生動縮影!”去年12月,在主題教育“新思想微宣講”莆田活動現場,“福小宣”青年宣講團成員楊綠汀展示了“數字福建”賦能經濟、溫情為民的生動實踐,大家在循跡溯源中加深了對“數字中國”建設的理解。
宣講隊伍還立足各地實際,尋找貼近群眾的小切口,通過分眾化、互動式宣講活動,講好高質量發展的大道理。
“平潭的建設與海峽兩岸的融合發展,我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我想把平潭的美好和機遇分享給更多的臺胞朋友。”臺青鄭雅文真摯地講述了她在嵐島工作的所見所聞;泉州市委講師團成員童婷香從泉州南音、提線木偶等泉州文化遺產切入,將泉州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生動實踐娓娓道來;在龍巖,省市宣講隊伍分享了《太爺爺的半截扁擔》《一口思源泉 濃濃老區情》等紅色故事……一場場動情宣講,一個個奮斗故事,給聽眾帶去了思想啟迪和心靈震撼。
“聲”入人心,激發干事熱情
在主題教育“新思想微宣講”示范帶動下,全省各地紛紛開展“主題教育‘十百千’示范宣講”“主題教育‘新思想我來講’”“循足跡 悟思想 建新功”“愛拼敢贏說擔當”等主題宣講活動,在更大范圍掀起主題教育宣講熱潮。
從機關到社區、從校園到軍營,一場場宣講闡釋“聲”入人心,在黨員干部群眾心中激起陣陣回響。
“宣講員充滿激情的分享,讓我充分感受到八閩大地之美、文化傳承之魂,以及鄉村振興路的光明前景。我將繼續創新內容形式,促進基層特色宣講接地氣、有人氣?!睂幍陆冻菂^蕉北街道宣傳干事黃月娥說。
“聽完精彩的微宣講,備受鼓舞。作為新時代的黨校教師,我將全面、準確、生動講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核心要義、實踐要求,引導學員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南平市建陽區委黨校副校長張貴興說。
方向愈發明晰,干勁更加充足。大家表示,將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始終,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任務,緊扣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重要使命,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只爭朝夕、雷厲風行,以一流目標、一流標準爭優爭先爭效,奮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