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繼賢在海滄阿羅海廣場愛心屋前賣手工花。曹小磊 攝
他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手部不靈活,卻做出了一束束漂亮的手工花。近來,在海滄阿羅海城市廣場愛心屋前的花攤,總能看到這樣一個堅強的身影,他就是蔡繼賢。
蔡繼賢今年46歲,家住海滄區鐘山村。他是家里的老大,有一個患有自閉癥的弟弟,還有一個小妹。小妹已經成家,需要照顧兩個孩子和二哥。不愿拖累小妹的蔡繼賢堅持一個人住在自家的老房子里,平時主要依靠低保補助生活。
蔡繼賢想學點手藝,自力更生。嵩嶼街道殘疾人職業援助中心向他伸出了援手。蔡繼賢接觸到了手工花技藝,很感興趣。
為了學會這門手藝,蔡繼賢常常坐著電動輪椅,來到鐘山村公交車站,等待樂群社工曹小磊來接他。接送時,曹小磊從背后抱起蔡繼賢,小心謹慎地將蔡繼賢挪動至社工車的后座,再把蔡繼賢的電動輪椅安置在路邊。“這一片的人都知道繼賢大哥,車子放這里不會丟。”曹小磊解釋道。
無論是前期老師授課,還是后期的線上教程,蔡繼賢都學得非常認真。盡管手部不太靈活,制作手工花速度很慢,但是蔡繼賢沒有氣餒,反復練習。“繼賢大哥自立自強的精神讓人感動,他憑借堅持和努力做到了。”曹小磊說,一些較為復雜的作品,蔡繼賢無法獨立完成,還需要社工協助。
去年夏天開始,晚飯后,蔡繼賢總會帶上親手制作的手工花束,坐上電動輪椅,前往阿羅海城市廣場愛心屋前擺攤。一開始無人問津,有些人甚至投來懷疑的目光,但蔡繼賢總以微笑回應。漸漸地,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蔡繼賢,為他加油鼓勁。“你不容易,真棒!”“加油!”一句句溫暖的話語和一次次熱心的幫助,讓蔡繼賢感受到了善意。“只要沒風沒雨,我就去賣花。賣多少無所謂,開心最重要。”蔡繼賢說,他找到了精神寄托,愛上了走出家門和他人交流的感覺。他說,感謝生活里幫助過他的每一個人。
曹小磊告訴記者,他希望蔡繼賢的故事,能給更多殘疾人送去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的勇氣,“希望他們知道,只要付出努力,同樣能收獲充實而充滿希望的生活”。(海西晨報記者許悅 通訊員林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