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省文旅廳公布福建省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設立省級朱子文化(南平)生態保護區。
南平是朱子學的發源地,是我省朱子文化遺存最集中的區域。朱子足跡遍布南平市全域,朱子文化遺存遍布全境,截至2023年10月,南平市有朱子文化相關文化遺跡遺存160處,相關非遺項目103項,相關非遺項目市級以上傳承人85人。
“宋韻流芳 非遺雅集”——朱子文化非遺集市上,游客在體驗省級非遺項目建陽建本雕版印刷。福建日報記者 游慶輝 許可欣 攝
近年來,南平市積極開展省級朱子文化生態保護區創建工作,扎實做好朱子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各項工作,不斷提升南平朱子文化品牌。2015年,南平市委、市政府成立南平市朱子文化保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南平市朱子文化保護建設工作方案》,全面實施朱子文化保護建設“一區五工程”;2017年,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條例》;2018年,南平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朱子文化遺存名錄69處(件)。2021年以來,南平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提出“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標桿和世界級朱子文化品牌”的戰略目標,全面加大朱子文化保護傳承力度,將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列入市政府2021年綠色發展與績效差異化考評項目,編制完成《朱子文化(南平)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
第二屆考亭論壇開幕式上舉行國際儒學聯合會朱子研修基地授牌儀式 東南網記者 陳艷 攝
與此同時,南平市借“智”、借“力”,與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聯合設立宋明理學研究中心,共同開展朱子學研究,取得了諸多成果。目前,全市編輯出版朱子有關著作50余部3000多萬字,發表的文章多次被國家級權威學術期刊和科研機構引用,其中《朱子文化》期刊(CNQ)出版80余期30多萬冊,發行20多個國家和地區。南平市還先后舉辦南平市優秀傳統文化與“兩個結合”報告會、朱子學與21世紀國際學術會議、朱子學與和諧社會高峰論壇以及兩屆“考亭論壇”等學術盛會,舉辦“朱子之路”研習營以及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活動,推進朱子文化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多維闡發朱子學的時代價值和當代意義。
建甌市東游鎮中心小學圍繞朱子文化進校園主題,將朱子文化內涵融入課后服務課程內容,舉辦了“千年文脈 活源毓秀”課后服務朱子文化社團成果展。陳秀珠 攝
接下來,南平市將按照《朱子文化(南平)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朱子文化生態保護的體制和運行機制,深化以非遺為核心的保護行動,加強項目帶動、區域協作,構建科學保護體系,體現南平朱子文化核心區、富集區的擔當和作為。(閩北日報記者 嚴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