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樹立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的價值導向,營造學習、宣傳、崇尚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濃厚社會氛圍,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12月13日上午,致敬道德模范·禮贊身邊好人——2023年度安溪縣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基層宣講活動走進蓬萊鎮。
道德模范的事跡是激勵市民崇德向善的重要課程。將他們的事跡進行分享,將會激勵更多市民見賢思齊,不斷夯實社會道德的根基,為社會向上向善注入內生動力。無論是第七屆泉州市道德模范胡秀為,孝老愛親、用親情與家人守望相助的感人事跡,還是第八屆道德模范陳瑩煌二十五年如一日,全身心撲在教學崗位,當好“群眾的貼心老師”、好“保姆”、義務接送員,抑或是第四屆“感動安溪”道德模范謝培強,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在公益一線,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奉獻精神的感人事跡,都讓群眾感受到道德榜樣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向他們學習,我們的社會就會因共同努力而變得更加美好。
涵育文明花澆灌美德樹,需要榜樣標桿。要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培育更多時代新人,盛開更多文明花。充分發揮好道德模范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開展道德模范的事跡巡展、宣講,更能激勵群眾崇德向善,幫助大家主動參與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當中來,形成文明花開遍“八閩”的良好局面。群眾在傾聽道德模范的故事后,會對道德模范產生更加清晰的認識,明白道德模范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不僅在思想上受到啟發,也會從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中學到很多。道德模范的無私奉獻、愛崗敬業、孝老愛親都是通過平凡的堅守,大寫了不平凡的業績。多向模范看齊,并將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才能更好與他們同行。
因此,“道德模范進基層”更能涵育“文明花”茁壯“美德樹”。各地不妨整合好道德模范的資源,依托市民文化中心,整合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服務渠道,推出集理論宣講、市民教育、文化活動等多類型的道德模范巡講活動,讓文明之花落地生根。也以此建設好“百姓身邊的榜樣課堂”,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增加精彩紛呈的道德榜樣,為校園提供更多強筋健骨的模范力量,就能持續拓寬群眾的視野,讓文明新風浸潤心田。
為新時代文明實踐賦能,要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道德模范走進基層宣講活動。有條件的地方,更應該將道德模范的故事創作成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節目,制作成微電影等,通過各種文明主題活動,涵育文化自信,將基層道德典型作為演出內容加以推廣,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同時,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發揮出更加積極的作用,激勵群眾更好地為推動社會美好作出貢獻。(倉山區委文明辦 蒼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