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孝廉文化,培育文明新風!自今年4月份,鯉城區三朝巷作為泉州市唯一示范點入選首批福建省“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新風正氣福建“名片”宣傳教育示范點名單。鯉城區以此為契機,在省、市委文明辦的支持及指導下,結合自身實際及區位優勢,持續踐行“三正”主題行動,取得顯著成效。
處處可見廉景,讓“三正”可感可及
在三朝巷,公益廣告、標識牌隨處可見,孝廉史跡處處可觀,干部群眾穿梭在街巷中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三正”的感召力。
開門見景固根基。鯉城區統籌三朝巷-古榕巷沿線資源,緊緊圍繞“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主題,豐富三朝巷講解內涵,整合設置“三正”宣傳花草牌、墻體標語等多處宣傳氛圍。依托鯉中街道新峰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長者食堂載體刊播鯉城區“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宣傳視頻,努力營造提升拓展新風正氣的濃厚氛圍。
警示教育知興替。一方面,鯉城區全力協調,將三朝巷納入古城改造提升項目,著力提升古城環境,改善居民生活品質。另一方面,由區紀檢監察干部骨干組成工作專班,以巷為布、繪景講史,提煉三朝巷周邊千年孝廉故事,繪制出精品原創連環畫21幅,制作成石雕、磚雕、刻紙等閩南特色建筑樣式,建成極具特色的孝廉文化講堂、主題墻和清風亭主題微公園,以史為鏡,干部群眾心中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三正”內涵漸顯。
以史為鑒揚正氣。以三朝巷廉潔文化街區為據點,深化拓展名片內涵,以“點位+人物+故事”為思路,建成“溫陵清官廉吏記憶館”,集中講述古城故居遺址中的清廉有為的先賢故事。該館精選50處歷史底蘊厚重的點位和街巷,突出蔡襄、俞大猷、李贄等近60名代表人物,由泉州北到泉州南,以朝天門-泉山門-德濟門3個城門作為階段性轉換,成為鞏固深化新風正氣福建“名片”,集中展示古城歷代先賢擔當作為和廉韻清風的新陣地。截至目前,該館接受各類參觀達140余批次近5000人。
步步可感廉意,讓“三正”口耳相授
基于三朝巷地處古城中心區域,外來游客多,本地居民密集等現狀,鯉城區積極打造研學線路、網紅打卡點等,進一步提升“三正”的傳播力。
串聯景點,打造古城新“爆點”。作為世遺古城核心區,三朝巷是兩處世遺點南外宗正司和開元寺的必經之路。鯉城區以三朝巷為核心,將南外宗正司、開元寺、蘇廷玉故居、府文廟、李贄故居等知名景點串點成線,并繪制研學路線手繪地圖和電子地圖,上線“智慧鯉游”小程序,以二維碼語音導游向市民游客開展主題宣講。每逢節假日,巷中市民游客眾多,廉政走廊、孝廉大講堂、方正亭更是成為網紅打卡點。截至目前,三朝巷累計接待黨員干部、學校師生、游客3萬余人。
精研路線,主題教育更“精準”。結合前期鯉城區推出的“世遺古城·清風知鯉”廉潔文化精品研學路線,精心打造“游世遺古城,納新風正氣”新風正氣福建“名片”主題體驗線路,組織各單位結合古城文脈實踐區、文明創建、主題黨日、作風建設年等活動,常態化開展學習宣傳踐行活動,推動主題教育入心見行。截至目前,前往三朝巷開展路線體驗的單位達100余個。
時時可感倡廉,讓“三正”常潤心田
鯉城區廣泛發動轄區各級文明單位將文明創建與踐行新風正氣“福建”名片深度融合、一體推進,圍繞三朝巷開展各類特色主題活動,提升“三正”影響力。
開展實踐活動。邀請文明家庭、道德模范以及青少年志愿者們共同參加‘大手牽小手·傳承文明一起走’古城文脈實踐活動,開展“世遺古城,你我共建”閩南四句征集活動、“清風入鯉 孝廉潤心”小小講解員成長營等活動。通過以老帶新的形式傳承“三正”的精神,在青少年心中埋下“三正”的種子。
搭建“清風劇場”。以三朝巷孝廉文化講堂為基礎,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搭建“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廉潔文化“清風劇場”,每月由轄區一所學校主辦“清風劇場” 開放性活動,閩南童謠《好家風有福氣》、現場書法《廉潔在志》等節目接連上演,不僅黨員干部、學校師生,市民群眾也可預約參與,“三正”文化于無聲中浸潤人心。截至目前,已有6所學校在該地舉辦活動24場次。
組建宣講隊伍。以文明實踐宣講師為主,組建“三正”宣講員隊伍,通過在三朝巷講授“忠孝廉節”的千年典故和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讓基層干部化身“三正宣傳員”,將日常工作所學所思所悟轉化為一堂堂生動有趣、深入淺出的“三正”課程,送入街頭巷尾、故居公園,不僅能正己身、嚴己行,更是起到了推動“三正”精神踐行的積極作用。
接下來,鯉城區將持續發揮地域優勢、立足工作崗位、結合行業特色、踐行新風正氣,緊扣“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主題,推動三朝巷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群眾喜聞樂見的創建活動項目,切實提升新風正氣福建“名片”的感召力、傳播力、影響力。(鯉城文明網 林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