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開心地搓湯圓(翔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供圖)
志愿者為老人送去湯圓(三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供圖)
文明風12月22日訊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為了讓轄區居民過一個溫暖的傳統節日,讓大家能更真切地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近日,廈門市翔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了70場豐富多彩的冬至主題活動,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關愛老人 傳遞愛與溫暖
為了進一步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近日,翔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老年人開展“人間小團圓 冬至大如年”冬至主題活動,讓老年人在輕松歡快的氣氛里一起迎接溫暖的冬至。長者們親手做湯圓、享湯圓,既傳承了中國傳統冬至節氣的團圓文化,讓轄區內的老年人感受到冬日里的溫暖,感受舌尖上的“鄰里情”,又增進了社區鄰里情誼,營造了文明、和諧的節日氛圍。
冬至,是“數九寒天”的開端,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到了。近日,舫星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翔安市政集團開展了冬季健康保健知識講座。
講座中,講師從冬季氣候特點出發,針對老年人冬季容易引發疾病、各種疾病表現出的癥狀和如何預防疾病等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了老年人飲食應注意的問題,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睡眠等知識。講師提醒大家冬季是感冒、上火、風寒濕痹、心腦血管病的高發季節,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
關愛老人,守護健康,預防先行。近一小時的講座,老人們聽得意猶未盡。不僅讓轄區老人學到很多健康養生知識,還讓他們感受到社區的關懷,營造了愛老、敬老的良好氛圍。
志愿者教孩子包餃子(舫星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供圖)
動手包餃子(后蓮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供圖)
動手包餃子 幸福好時光
為加深孩子們對中國傳統節氣的認識,感受溫暖、快樂的氛圍,近日,舫星社區聯合社區關工委、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情暖冬至,幸福相伴”親子活動。
活動伊始,社區工作人員向孩子們詳細講解了冬至的由來、習俗、養生及關于冬至的詩句,讓他們對冬至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時,社區志愿者和家長們動手和面、洗菜,調制餡料等,準備工作就緒后,志愿者開始分發包餃子的工具和材料并耐心示范餃子的制作過程。有的孩子還發揮奇思妙想包出了形態各異的餃子,像“小星星”“小鴨子”“小眼睛”,孩子們樂在其中,家長們也都喜笑顏開。
“餃子漂起來啦!”“快看這些是我包的!”隨著孩子們一聲聲熱情的吆喝,熱氣騰騰的餃子被端上桌,大家坐在一起,品嘗著自己親手制作的餃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此次親子活動的開展,不僅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還促進了親子間的情感交流,增進了鄰里之間的交流互動,營造了和諧幸福的社區氛圍。
此外,后蓮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區關工委、社區助老員攜手社區幼兒園開展“情暖冬至,愛在餃子里”主題活動,為社區老年人、幼兒園小朋友們帶去節日的關愛與祝福。民安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內垵社區退伍軍人在祖厝開展“情暖老兵,愛在冬至”包餃子活動,一起回憶軍旅生活,溫暖過冬至。
大家動手搓湯圓(蔡厝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供圖)
熱氣騰騰的湯圓出鍋(同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供圖)
冬至搓湯圓 溫情暖鄰里
近日,友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馬巷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展“我們的節日——湯圓飄香、情暖鄰里”冬至包湯圓活動。
活動現場,志愿者與居民們一起揉面團、做餡兒,搓出一個又一個充滿愛心的湯圓。大家熟練地將一個個湯圓放入鍋中,等到湯圓新鮮出鍋,志愿者們為現場居民送上了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愛心湯圓。大家吃著香噴噴的湯圓,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此次活動在繼承和發揚民間傳統文化的同時,有力地拉近了鄰里之間的距離。一個溫暖的冬至,一份暖心的祝福,讓和諧幸福社區真正扎根于居民的心中。
此外,三鄉社區、窗東社區、蔡厝社區、同美社區等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也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冬至搓湯圓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并延伸開展了為轄區空巢獨居老人、低保戶等特殊群體送湯圓和餃子等志愿服務活動,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為他們增添了一絲暖意,為鄰里之間增添一份情誼。(夏菁 洪黨育 汪嫣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