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城市發展的血脈,也是展現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一直以來,龍海始終堅持道路“嚴管模式”,交通環境持續優化提升,文明交通意識日漸深入人心,但仍有部分群眾心存僥幸,為了獲取一時便利,依然存在闖紅燈、逆行、不按道行駛、不戴安全頭盔、加裝遮陽篷、車輛亂停亂放等交通違法行為,不僅影響城市文明形象,更危及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城市文明,人人都是參與者;文明交通,人人都是踐行者。當前,龍海創城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而交通秩序整治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社會各方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
堅持嚴管嚴治,“凈化”交通環境。文明其表,制度其里。加強約束和規范是“凈化”交通環境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交警、交通等部門要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對擾亂交通秩序、影響城市文明形象的交通違法行為保持“零容忍”,以嚴格執法對屢教不改、以身試法者形成強大震懾效果,引導和倒逼交通參與者文明守法。另一方面,要積極打造道路交通秩序示范樣板,通過設置“嚴管街”,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以點帶面、以面帶片,從而帶動全區交通文明水平提升。
完善交通設施,保障出行安全。良好的交通環境,離不開完善的交通設施支撐。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大動脈”逐步打通、“毛細血管”加快疏通,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讓群眾出行更加便捷,但部分規劃設置不合理、不規范,存在缺失、損毀等問題的交通設施卻給群眾出行帶來安全隱患。因此,打造文明交通需要強化設施“硬保障”,對轄區交通信號燈、標志標線、隔離護欄、電子警察、視頻監控等設施進行全面排查梳理、優化提升,加強日常維護保養,確保齊全、有效,才能營造更安全、更通暢的出行條件。
強化宣傳教育,敲響安全“警鐘”。城市交通管理,本質上是一道以人為核心的文明命題。若要文明交通蔚然成風,不僅要靠剛性約束,更要靠市民自身素質的提升。一方面要加強示范引領,特別是廣大黨員干部要帶頭遵規守法,爭當文明交通的排頭兵,從自身做起,影響帶動身邊人。另一方面要強化宣傳教育,創新宣傳方式,延伸宣傳觸角,持續推動文明交通宣傳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使“守法規知禮讓、安全文明出行”成為各方共識,進而成為行為自覺。
文明城市需要文明交通,文明交通呼喚文明市民。唯有人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摒棄各類交通陋習,才能繪就靚麗的“流動文明”風景線,龍江大地的文明氣質才能愈加濃郁、愈加豐盈。(龍海區委文明辦 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