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21日訊 近年來,福建省南平市松溪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針對社區服務類型不夠多樣、服務力量不足等問題,探索推行了新時代文明實踐“14580有事我幫您”服務機制,積極打磨社區治理“繡花針”,找準人民需求“落針點”,用好精細管理“穿針法”,下足服務群眾“繡花功”,通過夯實“網格建設”、借助“四維合力”、深化“五類實踐”,著力打造溫馨舒適的“幸福”社區文明實踐站,共同描繪出“鄰里一家親,有事我幫您”的文明實踐服務同心圓。
夯實“網格建設”提升服務效能
松溪縣堅持“因地制宜、規模適中、全面覆蓋”原則,將10個社區劃分成10個一級網格、76個二級網格、761個三級網格,選配專兼職網格員879名,形成了街道、社區、小區(街巷)三級全域覆蓋的志愿服務網格,落實網格巡查“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的工作要求,建立常態事件標準化服務程序,通過智能化平臺點單、接單、派單,健全各服務的閉環管理流程,同時按照“就近管理、便于服務”的原則,每個網格志愿者服務居住地周邊10—20戶居民,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統一指揮體系和管理機構網絡,實現民生訴求服務一網統管。
借助“四維合力”匯聚服務力量
松溪縣結合“機關聯鄉村聯社區”工作制度,借助“小支部服務團”機制優勢,推動機關單位黨員干部弘揚廖俊波同志優秀品質,下沉村居文明實踐站提供服務、現場辦公。今年來,共有119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充分發揮自身職能資源優勢到社區開展“雙報到”服務,積極參與社區文明實踐站的文明縣城創建、志愿服務、“平安三率”宣傳等各項工作,累計2萬余人次。同時,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交易市場等勞動者相對集中區域打造6個文明實踐“暖蜂驛站”,為“三新組織”就業群體提供“不打烊”的暖心服務。充分發揮快遞小哥、外賣騎手走街串巷的職業優勢,推動組建文明實踐“紅騎先鋒隊”,參與護航高考、環境整治、安全隱患隨手拍等活動362次,幫助代辦事項186件,引導“三新組織”從服務對象轉化為服務力量,形成“以服務換服務、優服務促治理”的治理“大合唱”局面。
深化“五類實踐”激發服務活力
為實現居民需求與社區文明實踐站的良性互動,松溪縣圍繞社區居民急難愁盼問題,精準化推出“五類實踐”,用一系列居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行動,為居民幸福持續“加碼”。比如,圍繞居民養老需求提供健康服務,定期開展老年人體檢義診、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心理咨詢等健康活動,結合節假日舉辦嘉年華等形式多樣的文娛活動,同步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圍繞行動不便人群提供便民服務,設立窗口標準化的便民服務代辦點,代辦養老保險、民政救助等與生活息息相關事項,同時為居民配備人字梯、小五金、醫療箱等應急工具,滿足村民多樣需求;圍繞一老一小提供關愛服務,在社區打造“4點半課堂”,開設免費暑期班等公益課堂,定期開展互幫互助的睦鄰行動,為孤寡老人、殘障人士等重點人群提供免費理發等公益愛心行動,在傳統節日舉辦“我在文明實踐站過端午、過中秋、過重陽”等系列文明實踐主題活動,為群眾送去暖心祝福;圍繞社區安全問題提供平安服務,定期開展應急、消防、食品等安全宣傳教育,充分發揮網格志愿者貼近群眾優勢,建立“網格+調解”矛盾化解模式,持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專治鄰里“疑難雜癥”,為社區平安保駕護航;圍繞居民就業難題提供就業服務,定期在實踐站公示欄發布就業信息,開設“14580服務集市”,組織開展大、小型招聘會,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幫助社區居民鏈接就業信息、對接就業資源,用心幫居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打造“和諧社區”點亮幸福鄰里圈
“我上了年紀,手機上有的功能不會用,但有事招呼一聲,社區馬上就派志愿者來了,比我自己的兒女照顧得還周到。”“以前在外找工作處處碰壁,沒想到如今還能在家門口找到工作,感謝社區。”“我們平時工作都比較忙,孩子下課了有社區幫忙照看,我們也放心。”……松溪縣新時代文明實踐“14580有事我幫您”服務機制推行以來,獲得了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一開始,很多居民不樂意參與志愿服務、實踐活動,但在自己獲得實實在在的幫助后,逐漸轉變心態,主動加入了我們的隊伍,讓志愿服務團隊越來越壯大。”松溪縣松源街道城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龍菲說。
松溪縣始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創新推行新時代文明實踐“14580有事我幫您”工作機制,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發揚“繡花針”精神,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煩心事、揪心事,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精準化服務水平,傾力打造便鄰生活更舒適、顧鄰健康更周全、助鄰志愿更活躍、暖鄰關愛更貼心、惠鄰就業更輕松、悅鄰文化更豐富、幫鄰代辦更便捷、睦鄰調解更及時的“八鄰”社區新局面,以志愿服務溫度助燃城市治理熱度,讓人民城市的底色更暖心、亮色更耀眼。(松溪縣委文明辦 葉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