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鄉創業、鄉村振興等背景下,當下已有許多人擔負起以文化和旅游項目支持、助力鄉村振興的責任使命。
據報道,近日,福建省文旅廳正式發文公布2023年度全省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和項目資助人員名單,30人為2023年度全省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10人獲一次性項目資助。其中泉州4人為全省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1人獲一次性項目資助。
鄉村不僅承載著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沃土。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文旅深度融合可有效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進一步落實。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支持項目實施方案(2023—2025年)》,旨在充分發揮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在鄉村振興中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推動鄉村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發展鄉村文化旅游要重視人才培養。“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關鍵靠人。”鄉村文旅帶頭人,涵蓋鄉村文化協管員、鄉村劇團負責人、鄉村民宿經營者、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返鄉創業大學生、服務鄉村文化和旅游的老干部、開發鄉村文化和旅游項目的企業家、為農民直播帶貨的鄉村網紅、挖掘鄉村文化旅游資源的村干部等各類鄉村文旅人才。他們在實現自身夢想的同時,不斷開拓視野,增強帶頭能力,肩負起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泉州市積極開展鄉村文旅帶頭人評選推薦工作,在鄉村振興中打造吸引人才、造就人才的舞臺。這些鄉村文旅帶頭人,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引領性,都在各自不同領域發揮所長。他們飽含著對家鄉的深情厚誼,以他們的經驗、學識、專長、財富、修養,反哺桑梓、澤被鄉里、情暖故土,對凝聚人心、促進和諧、推動鄉村振興、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發展鄉村文化旅游要打造精品工程。特色文化旅游是精品工程,是賦能鄉村振興計劃的有源之水。目前,我國旅游業發展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更應注重“特色化”,讓旅游產業走上可持續健康發展之路。旅游特色大多體現為文化特色,各地文化、民俗不同,應該深入挖掘,打造出“特色化”文化旅游產品。同時,精心創意,注重創新,也是打造“特色化”文化旅游的重要手段。泉州是世界遺產城市、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多年來著重培育特色文化旅游產業。這次泉州獲得全省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中,從事的有福船古船模制作、茶業、制香等,有著濃郁的海絲特色。
發展鄉村文化旅游要提升持續能力。鄉村文化旅游不僅為鄉村帶來新的產業發展機會,也為鄉村居民提供多樣化的就業和個人發展機會,同時也是鄉村傳統文化復興、提升鄉村居民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整合現有人才項目,強化政策、資金、平臺等綜合性支持,進一步吸引“文旅精英”從城市返鄉,充分發揮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在鄉村振興中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要建立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的選拔、培養和宣傳制度,實現人盡其才、人盡其用,以提升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的持續發展能力,從而為鄉村振興提供內生動力。同時,要將“鼓勵創新實踐”作為充分激發文旅帶頭人發展潛力的重要方式,將“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為推薦選拔人才的重要條件。
鄉村振興,是廣大群眾對小康社會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期待通過文旅帶頭人項目,培養一批扎根鄉村、服務群眾、帶動鄉村文旅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讓大家共同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來。(泉州晚報 林軒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