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
金秋十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為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舉旗定向、正本清源。
思想旗幟引領方向,實干篤行開創新局。近年來,漳州市委始終把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標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作出系統謀劃和整體部署。漳州市委書記王進足在走訪調研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單位時強調,要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堅持守正創新,守牢意識形態陣地,結合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引向深入。
漳州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牢牢把握方向導向,主動服務大局全局,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凝心鑄魂
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
欲事立,須是心立。漳州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政治任務,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在龍江大地落地生根。
全國、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后,漳州市委迅速召開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聞令而動、傾力而為,在龍江大地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深化、內化、轉化,全方位強化理論學習——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漳州市委始終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長期首要政治任務,建立健全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帶動各級黨組織以理論大學習、思想大武裝推進事業大發展,引導黨員干部把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貫穿理論學習始終,做到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著作選讀》《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輔導讀物等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理論學習的案頭卷、必讀書。
求深、求實、求效,全領域深化研究闡釋——
漳州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深挖用好理論“富礦”,堅持從思想源頭、實踐起點深入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設立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漳州實踐基地和7個實踐點,舉辦全市哲學社會科學理論骨干培訓班,立項重大專項課題,推出一系列有深度有價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社科強市建設扎實推進,思想的光芒閃耀龍江大地。
入腦、入心、入行,全覆蓋開展宣傳宣講——
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市委宣講團成員赴基層宣講、調研,既做實干家,又做宣傳家。
深入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新思想“首頁首屏首條”工程,辦好《閩南日報》理論版、《漳州社科論壇》等重點理論期刊和專題專欄,做優做強“學習強國”漳州學習平臺、“‘福小宣’在漳州”、“芝山講壇”等特色理論品牌,培育出“僑之音”“云潮”等一批全省基層特色宣講團。“‘福小宣’在漳州”優秀宣講作品評選活動圓滿收官、碩果累累,優秀作品基層巡回宣講活動火熱開展,相關做法入選全省踐行“四下基層”實踐案例。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在龍江大地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守正創新
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漳州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牢記職責使命,著眼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著力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進一步提振全社會發展信心,唱響自信自強、團結奮斗的時代主旋律。
主題宣傳出新出彩。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創新開展“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漳州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漳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圖片展”、“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縣(區)委書記貫徹二十大專訪”、“魅力濱海城 活力新漳州”等一系列主題宣傳活動,以強信心為重點舉辦“牢記使命·奮斗為民”“穩經濟·促發展”等主題新聞發布會,深入開展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年及“攻堅年”“提升年”活動、“七比一看”競賽、“千名干部掛千企”等中心工作宣傳報道……一篇篇報道鼓舞人們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比學趕超、爭先奮進。
媒體融合穩步推進。加快漳州市級媒體融合發展,深入實施縣級融媒體中心“提質增效”工程,漳浦縣、南靖縣、長泰區、云霄縣先后獲評“全省優秀縣級融媒體中心30強”。 《閩南日報》打造“芝山時評”“芝山觀察”等品牌欄目,開辦“芝山微關注”融媒欄目,漳州電視臺上線“手機臺-N直播”24h直播頻道,漳州人民廣播電臺加快推進“在漳州”客戶端項目建設,讓主流媒體影響力不斷擴大。
時光無言,標記奮進者的堅實步履。漳州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正以飽滿的熱情感知時代脈動,以生動的筆觸記錄時代變遷,用一件件優秀作品講述漳州好故事、傳播漳州好聲音。
漳州市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水仙花”團隊
價值引領
培育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文明風尚
文明,是社會發展最溫暖的底色。近年來,漳州市持續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文明培育、文明實踐和文明創建,厚植文明沃土,涵養時代新風,日益構筑起自信自強的精神新高地。
文明創建鞏固提升——
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改善居民生活品質、提高廣大市民幸福感和滿意度的民生工程,制定出臺《進一步建立健全全國文明城市常態化長效化機制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制度,堅持“全面創建、全域創建、全民創建、全程創建”,深入開展“六大攻堅”和“十項專項整治”行動,有效推動“五大創建”利民惠民、常態長效,網上網下文明建設有機融合、互相促進,漳州市容市貌和文明程度大幅提升,讓更多創建成果惠及于民。
道德建設持續強化——
加大先進典型的學習宣傳力度,持續深化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在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時代楷模”新時代“漳州110”、黃志麗,“全國模范法官”陳少華,“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林立等一大批典型人物和身邊好人不斷涌現,道德群星日益璀璨,成為龍江大地上“鮮活的價值觀”。漳州市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水仙花”團隊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實現漳州市“零的突破”。
文明實踐深化拓展——
加快推動漳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健全完善聯席會議、部領導掛鉤、年度評估、常態評估等制度,推動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全覆蓋”。常態化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漳州市登記注冊志愿者87.1萬人,累計服務時長超1534.92萬小時,推動形成以黨員干部為核心、基層群眾為主體、專業隊伍與群眾隊伍相結合的志愿服務體系,全市志愿服務蔚然成風、文明實踐深入人心。
紅色基因傳承賡續——
充分發揮漳州黨史事件多、紅色資源多、革命先輩多優勢,大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谷文昌紀念館、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紀念館入選“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女排精神、“漳州110”先進事跡巡展等“六進”活動深入開展,“谷文昌先進事跡當代價值研究”學術論壇成果豐碩,“禮贊向東渠、建功新云霄”主題宣傳、弘揚“龍江風格”60周年等系列活動掀起熱潮……紅色基因在大地上賡續傳承、發揚光大。
以理論學習、思想武裝推進事業發展,全市黨員干部群眾匯聚起感恩奮進、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
傳承發展
在賡續中華文脈中書寫文化新篇
福音、福藝、福飾、福食、福茶、福酒……在“福滿乾坤·開漳大吉”——“用閩南文化點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動計劃暨“福”文化圩日上,木版年畫、八寶印泥、木偶頭雕刻等漳州非遺項目集中亮相,為廣大市民朋友呈現了一場漳州味十足的“福”文化非遺盛宴。
文化遺產保護成效顯著。加大漳州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力度,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莊上土樓、藍廷珍府第、趙家堡-詒安堡、鎮海衛城址城門遺跡等修繕工程加快推進,漳州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考古發掘入選2023年度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項目,央視“圣杯嶼考古”現場直播節目吸引觀眾超2億人次。“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福建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活動暨漳州閩南文化周活動精彩紛呈,各平臺直播累計吸引觀眾2396.2萬人次。
薌劇《李林》
文藝創作多點開花。推出《夢里家山》《四十九個晝夜》《紅星照耀時——1932的漳州敘事》等一批反映閩南鄉情、漳州風味的文學作品,薌劇現代戲《谷文昌》、薌劇小戲《說親》、潮劇小戲《家風》等文藝精品得到業界專家高度肯定,薌劇《李林》入選福建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劇目,斬獲第八屆福建藝術節優秀劇目獎,漳州市共有6件作品獲福建省第十屆百花文藝獎。
文化服務提質提效。閩南文化陣地不斷豐富拓展,漳州古城“漳州閩南書院”揭牌亮相,許地山文學藝術館正式開館,王陽明文化展示中心、“海絲映月——海上絲綢之路主題文化展覽館”提升工程深入推進。漳州市圖書館新館加快建設,博物館提升年活動、“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深入開展,漳州市首屆文博創意產品設計大賽、“流光溢彩——大明益藩王文物展”展覽成功舉辦。“送戲進鄉”、“文藝輕騎兵下基層”、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村晚”、“村TV”等活動火熱開展,“福連兩岸”元宵燈謎會、“朱子與閩南”文化論壇、“閩南文化圩日”、“文明城市·書香漳州”等活動豐富多彩,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土樓活化利用成果在法國舉辦專題展覽
文旅產業做大做優。中國旅游日福建主會場活動、漳州市文旅經濟發展大會接連召開,《漳州市推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漳州市土樓經濟實施方案》等重磅出臺。閩南文化體驗游、山區生態游、濱海度假游等特色旅游產品備受青睞,土樓活化利用成果獲豪瑞可持續建筑大獎賽金獎,為亞太地區唯一,并赴法國舉辦專題展覽。漳州古城成功打造“侯喜”木偶IP,非遺圩日、非遺快閃、傳統民俗活動等“文旅大餐”成為古城的“引流密碼”,漳州古城獲評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龍人古琴、歌仔戲亮相深圳文博會“閩人智慧”福建館,恒麗電子有限公司獲評“福建省文化企業十強”,福建橋南實業有限公司獲評“福建省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
一部部作品、一場場展覽、一個個項目……漳州文化軟實力正逐步彰顯,文化名片正閃耀光芒。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
交流共鑒
講好漳州故事、傳播漳州聲音
早在明代,漳州因擁有國際貿易商港——月港,而聞名全球。時光荏苒,開放交流的基因根植于漳州的歷史脈絡之中,延續至今,一以貫之。
今年3月,“尋訪海絲印記 讀懂中華文明”國際人文交流活動之“行走福建”參訪團來漳,深入感受漳州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的歷史文化風采和魅力。“漳州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的城市。我將推介漳州,讓更多人認識漳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歐拉中心德語部記者Catelyne Feenders(珂甜)第一次來到漳州,感觸頗深。
推動閩南文化走向世界——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漳州行”主題采訪、“尋訪海絲印記 讀懂中華文明”國際人文交流“行走福建”漳州站等活動影響廣泛、傳播深遠,“中菲人文之驛走進漳州”、“中國木偶藝術專題線上講座走進美國”、“趣淘”漳州文化藝術周等得到外交部和駐外使館的高度肯定,龍人古琴文化村獲評省級對外文化交流基地。
講好漳臺融合發展故事——
閩南文化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東山關帝廟、云霄開漳圣王文化祖地等“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為兩岸同胞搭建起交流合作、品味文化、暢敘親情的平臺,海峽論壇漳州茶會、關帝文化旅游節、開漳圣王文化節、融晴文化藝術展等兩岸特色品牌交流活動持續升溫,涉臺文物保護工程、親情鄉情延續工程深入實施,祖地文化對臺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不斷提升。
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漳州市委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黨管互聯網,推動各級黨委(黨組)全面落實意識形態、網絡意識形態和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守好管好各類陣地,高校黨建和思政工作持續加強,網絡空間生態環境日益清朗,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省對市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考評常年保持全省前三。
漳州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開展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干部能力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和“一線看作風、多維識干部”專項行動,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全面推行“穿透式工作法”,并以創新“一季一主題”現場推進、“一縣一品牌”培育打造機制為牽引,不斷增強“四力”,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全戰線形成了旗幟鮮明講政治、精益求精拼業務的濃厚氛圍,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有力支撐。漳州市加強宣傳干部隊伍建設的經驗做法入選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案例。
回望過去,信心更足;展望未來,步履愈堅。新時代新征程,漳州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學細悟篤行習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圍繞中心促發展,凝魂聚力展擔當,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漳州文明網 閩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