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30日訊 南平市委編辦認真落實南平市委關于建設“書香南平”的要求,結合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聚焦實施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落實市委“五增”目標,深入開展書香機關建設,品讀“真理甜香、閩味醇香、文韻墨香、成果芳香、正氣清香”,提升文明素養,激發黨員干部“爭優爭先爭效”動能,聚力服務綠色高質量發展。
“五味”書香氤氳,在“深學爭優”上抓深化
牢記囑托學,感悟真理的甜香。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學習制度,結合開展主題教育和創建“學習型黨委、學習型支部、學習型黨員”活動,編印并原汁原味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構編制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組織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赴基層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尋根溯源學,浸潤閩味的醇香。傳承弘揚閩北優秀傳統文化,組織黨員干部前往武夷精舍、考亭書院研學,選送干部參加全市朱子文化演講誦讀比賽并榮獲第二名。邀請朱子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博物館長、非遺協會建盞專委會顧問等行業翹楚,談朱子文化、話建盞建本,在學與思中提升文化修養、堅定文化自信。
博采眾長學,汲取文韻的墨香。全辦黨員自選自編《“三學”創建活動學習材料匯編》,把學習融入工作、融入生活;打造“編之道”讀書角,訂閱政治理論、法律法規、歷史人文等方面書刊,舉辦“深學廖俊波 閱起比‘三爭’”“喜馬拉雅共讀”等讀書交流活動。
融合實踐學,收獲成果的芳香。認真踐行“四下基層”制度,帶著“深化基層管理體制創新研究”等10個基礎性課題和10項重點任務,沉入基層一線分類指導、科學施策,探索全域生態聯合執法“新路徑”,突破事業單位管理評估使用效益“新課題”,推動調研成果轉化為工作成效。
從嚴從實學,涵養正氣的清香。系統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和機構編制政策法規,組織參觀武夷山茶廉文化教育基地,觀看廉潔文化微視頻,聆聽紅色微黨課,讓黨員干部接受清廉文化的洗禮。
“五學”機制保障,在“敢為爭先”上抓內化
“講學”強本領。開設“專家月講座”,邀請“雙碳”、健康、攝影、茶文化、文明禮儀等領域10余位專家授課講學,以講促學、以學促干,補齊短板增強本領;“述學”聽成效。開展“青年干部大講壇”活動,每名黨員干部輪流上臺講課、談體會;組織本辦抽調省委、市委重點工作的干部講述工作經歷,引導全體干部檢視自身找差距,對標先進抓落實; “評學”促提升。支部輪流舉辦“好書悅讀齊分享”活動,通過“黨員分享、討論交流、逐一點評”,鼓勵干部分享讀書心得,碰撞思想火花。圍繞“一篇文章大家寫”,成立青年干部議稿小組,針對調研報告、信息、新聞等做點評;“考學”驗收獲。開展“人人出題考人人”活動,采取集中抽考、支部統考、個人自考等方式,用考試成績來檢驗政策法規和黨務知識的學習成效。五是“比學”造氛圍。開展“‘三爭’大比拼”活動,評選“先進科室”、“先進個人”,構建涵蓋理論學習、能力提升、作風轉變等8個要素的考評體系,實行季度考評、年終總評,將考評結果與干部年度考核、黨員民主評議相結合,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
“五結合”推動發展,在“實干爭效”上抓轉化
與服務保障大局相結合。聚焦市委中心大局,優化機構設置,服務保障全國碳計量中心(福建)建設,有力推動“雙碳”產業創新發展;同時,設立市朱子文化傳承發展中心、招商服務中心等一系列重要機構,為加快建設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提供有力的體制支撐;與增進民生福祉相結合。統籌機構編制資源,綜合運用 “兩權分離、動態調劑、抓大放小、營池活水、整合優化”等做法,挖潛編制管理,依標足額重新核定中小學校用編方案,統籌400名事業編制建立編制“周轉池”用于引進高層次人才和“雙一流”教育類儲備人才,著力保障教育等重要民生領域用編需求;與機構改革相結合。發揮“主力軍”和“施工隊”作用,組建工作專班,加強上下對接,深入調查摸底,精準制定措施,按照時間節點和任務要求,穩妥有序推進機構改革工作;與機構編制法定化相結合。探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預防、監督、管理、處置”四位一體的“3+4”監督檢查工作新機制,促進機構編制監督檢查由“結果監督”向“過程監督”轉變;與提升能力作風相結合。按照“三化五定”閉環落實機制,壓茬推進主題教育、機構改革等重點工作,抓實2個“驚喜點”項目。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深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幫助社區居民解決路燈缺失、井蓋破損、道路坑洼等“急難愁盼”問題。(南平市委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