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彥奮力將落水女子救回。
海警趕到現場開展救援行動。
晨跑時遇到有人落水,他毫不猶豫跳下海救人;小偷乘人不備拎包就跑,他攔下的士緊追;路上開車遇到堵車,他主動下車疏導交通……身為一名退伍軍人,50歲的鄧彥始終保持“英雄氣概”,大家親切地叫他“鄧哥”。昨天,記者在翔安見到了這名見義勇為的好人,聽他回憶前不久救人的經過,他跳海救人的故事被網友拍下視頻已經在網上傳開了。
路遇意外
海面上有一名女子在掙扎 圍觀者不敢貿然下水
近日,記者在翔安區新店街道寶嘉譽園小區見到了鄧彥。50歲的他看起來挺拔健碩,精氣神十足。不過,前幾天跳海救人時他的腳被礁石劃破了幾個傷口,現在走路還有一點跛。
“當時只顧著救人,都沒發現腳被劃傷了。”鄧彥笑著說,那天救人是個“巧合”。他家住在翔安,兩個孩子在五緣第二實驗學校讀書,平時每天早上7點10分先把讀初三的女兒送到學校,然后在車上陪上小學的兒子晨讀到7點50分。送完孩子,他就和朋友一起在國貿天琴海旁邊的海邊跑步。
11月22日早上,兒子想要提前進學校,于是鄧彥便在7點20分左右送完了孩子,但朋友還要半個多小時才到,他便想自己先熱熱身,于是改變平常路線,朝五緣大橋方向跑去。沒跑多久,他看到有群眾聚在岸邊,朝海面指指點點。他跑過去一看,遠遠的海面上有名女子正在掙扎著,聽邊上的人說是從五緣大橋跳下去的。圍觀群眾都不會游泳,不敢貿然下水,只能打110報警求助。
見義勇為
從七八米高岸上跳入海中 將落水女子帶回岸
“我會游泳,我去救她!”鄧彥脫掉衣服褲子,翻過欄桿,準備從七八米高的岸上跳下海。“底下可能有礁石,你這樣跳下去很危險。”邊上有人提醒,但鄧彥還是毫不猶豫跳了下去。
跳入水中調整好方向,鄧彥便迅速向落水女子游去。看見他跳下水,岸上有人找來一個救生圈用力拋給他。鄧彥游了一百多米,終于靠近了落水的女子,當時她已經意識模糊、全身發抖,嘴角還流著血。
鄧彥將救生圈套住女子的胳膊,怕她抓不住,他用右手從救生圈里側抓住她的手,左手托著她后背,慢慢往回游。距離岸邊十幾米時,已經趕到現場的海警和消防救援人員引導鄧彥在一個較低的岸邊靠岸,一名消防人員跳下水,用繩子將女子綁好后拉上岸,由救護車送往醫院。
鄧彥上岸的地方和他跳水救人處有一段距離,一名海警將他送回去穿衣服。岸上等候的人們看見他回來,不約而同鼓掌,稱贊他的見義勇為,還有人提出要跟他合影。
鄧彥(右)和參加救援的海警。
參加抗洪搶險任務時,鄧彥(旗手)總是沖在第一線。
愛管閑事
當年抗洪搶險沖在一線 平時路遇堵車也主動疏導
鄧彥救人的事,沒有告訴家人。不過,事發時有群眾拍下了當時的情形發布在網上,有人認出了他。當天傍晚,他的妻子和孩子從學校老師的口中得知了此事,回家后看到他腳上的傷,都心疼不已。
在妻子和孩子的眼里,鄧彥見義勇為救人并不意外。他們知道,遇到這樣的情形誰都攔不住他,因為他一直都是個“愛管閑事”的熱心人。鄧彥是安徽亳州人,退伍武警戰士。1993年他在江西九江入伍,當時九江經常發洪水,他多次參加抗洪搶險任務,每次執行任務總是沖在第一線,曾榮獲個人三等功。他說,自己是班長也是黨員,危難時刻必須第一個上。
退伍后,鄧彥到廈門工作,并扎根成了新廈門人。退伍不褪色,“第一個上”的思想一直貫穿在他生活里。“平時路上遇到堵車,他都會下車去疏導交通,協助交通快速通暢。”鄧彥的妻子練金香說,兩個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鄧彥都是家委會成員,為大家忙前忙后,學生、家長和老師都叫他“鄧哥”。
“鄧哥是一個非常有禮貌、陽光的熱心人,聽說了他救人的事,我們都不難理解。”新店街道曾坂社區工作人員葉秋妹告訴記者,鄧彥是社區的退役軍人,平時工作中和他有接觸,他對社區各項工作都很配合。
收獲幸福
16年前幫忙抓小偷 “失主”發展成愛人
鄧彥的熱心和勇敢收獲了美好的愛情,他的妻子練金香就是因為他追小偷“追到”的。
事情發生在16年前,當時他和練金香是同事,都在廈門南洋職業學院上班。有一天,他和同事們一起到環島路附近的沙灘上玩,大家坐在沙灘上聊天,練金香的包放在身后。一名男子假意從她身后走過,突然一把抓起包就跑,另外還有同伙攔了出租車在路邊接應。
練金香被偷走的包里除了手機和財物,還裝著學校重要的招生材料,她急得大喊“抓小偷”,鄧彥反應最快,顧不上穿鞋就追了出去。見小偷和同伙乘坐出租車跑了,他也攔了輛出租車在后面追。的士司機得知情況后,配合鄧彥一路追趕,最后在一個路口將那輛出租車逼停。
鄧彥還記得,追上小偷后對方顯然被他的氣勢嚇到了,把包里的東西都倒在地上對他說:“你們的東西都在里面,現在還給你們,你別追了。”說完撒腿就跑。
這件事后,練金香被鄧彥的“英雄氣概”折服,兩人相知相愛,最后組建了幸福家庭。“這可能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好人有好報吧。”鄧彥笑著說,如今自己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還經營了一家私廚“勇登丘御膳坊”。得知他勇救落水女子,很多同事和老戰友都打來電話問候,讓他覺得特別暖心。他說,作為一名退伍軍人,雖然明知可能面臨危險,但依然會選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
鄧彥說,部隊錘煉了自己的意志品質,讓他始終保持軍人本色,這是他一生最寶貴的財富。(文/廈門晚報記者 戴舒靜 通訊員 童心悅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