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25日訊 東方欲曉,迎著潺潺木蘭溪水聲,莆田這座城開啟新的一天。從城市主干道到社區小路“毛細血管”,從深埋地下的雨水燃氣管網,到高高掛起的路燈廣告標識,路邊的垃圾桶、小區的公共收益……一項項硬舉措、軟服務,從“心”出發,向以“顏值”,精于“品質”。在“精雕”中彰顯城市氣質,在“細琢”中踐行為民信仰,城市在蝶變中繪就一幅幅美麗莆田新畫卷。
莆田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
智慧賦能 城市更“聰明”
數字驅動變革,智慧賦能發展。近年來,莆田市城市管理局積極融入“全市一張圖”,探索智慧城市建設和數字化轉型路徑,以數字“算力”提升城市“腦力”,讓城市更智慧。
高效閉環運行。建成啟用市、縣區(管委會)一體化運行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聚焦城市管理領域高頻事件,建立“網格化采集、云平臺轉辦、專班一線督導”問題匯聚機制,形成“問題清單—整改清單—清零清單”閉環工作模式,今年來平臺共立案28.57萬件,處置28.54萬件,處置率99.91%。
拓寬應用場景。推動智慧環衛、智慧路燈、智慧燃氣、智慧物業等線下場景聯網上平臺,以海量數據匯集,提升智慧監管水平。以智慧環衛模塊為例,目前已構建全市環衛設施信息數據庫,選取部分垃圾分類屋亭和公廁,試點智能運行分析和提示警告,將日常環衛問題錄入系統平臺。
環衛機械作業
善管善治 城市更靚麗
城市是一門“科學”,像人體一樣有經絡、肌理。城市的細節蘊含著城市的品味和文明氣質,需通過精細化管理,暢通點、線、面不同維度的發展脈搏。
“點”上發力,完善監管機制。各縣區(管委會)城市管理(執法)局積極行動,對標對表,常態化對主次干道、重點區域和主要路段市容市貌進行巡查執法,既圍繞城市店外店、占道經營、占道堆放、衛生死角等現象進行集中整治,又通過實行微改造提升創建精細化管理街區。
“線”上貫穿,優化城市路網。完成中心城區勝利街、學園南街、梅園路三條主干道整治提升改造,11月10日全線恢復通行。完善城市慢行系統,完成仙游紫檀南街、荔城七步路、秀嶼興秀路等5條道路人行道地磚修復,鋪設面積近萬平方米。完成荔城區壺公路、城廂區壺山西路、平寧路及涵江區塘北街等道路交通“微整治”,完成率133%。
“面”上覆蓋,凈化城市容顏。加強對主次干道全天候清掃、沖洗、降塵,環衛保潔機械化作業率達96.3%。推進生活垃圾治理,2009年起全市累計投入18.4億元,先后建成莆田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二期三期、莆田市餐廚垃圾處置場、莆田市廚余垃圾處置廠等處理設施,2017年在全省率先實現生活垃圾處理“零填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已建成城區分類屋(亭)841座。
莆田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擴建項目獲評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民本為懷 城市更宜居
“城,所以盛民也。”莆田市城市管理局緊盯群眾“需要”,回應群眾“期盼”,以精心服務提升城市幸福指數。
由“表”及“里”。更新學園南街、勝利街、梅園路雨水管4.87公里,今年完成中心城區雨水管網清淤檢測29.8公里,雨水口清理8638座。開展主次干道桿線、箱柜專項清理,完成窨井蓋普查整治46430個,建檔率達100%。推動燃氣普及惠民,近年共建設燃氣管網2100多公里,發展天然氣用戶39萬余戶,城區天然氣普及率99.9%。
自“上”而“下”。啟動戶外廣告詳細規劃編制,對違規設置的及時清理拆除;開展大型廣告整治專項行動,提升公益廣告設置品味,亮出城市天際線。推動路燈美化、亮化,實施城區道路路燈節能改造,今年完成5073套LED節能燈具安裝,建設多功能燈桿500根,完成率100%。
從“小家”到“萬家”。規范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監管,推動實現全程網辦與智慧監管,緊急使用審批平均辦結時長壓縮至1.5天;首次分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歷年利息收益總額2.81多億元、惠及30.8萬個業主分戶,托舉群眾“安居夢”。抓好物業小區公共收益“點題整治”,責令182個物業小區限期整改,信用減分物業公司56家次,補繳公共收益4500多萬元,維護業主切身利益。
燈火點亮城市,勾勒人間星河。即便月光傾灑莆陽大地,這城里的熱鬧也不曾停歇,看夜市蒸騰的人間煙火,品一座城舒暢的生活滋味,四十而“不惑”,關于莆田城市管理的故事,還在繼續……(莆田市委文明辦 莆田市城市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