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3日訊 日前,省文明委公布全省首批提質培優工程文明實踐單位名單,莆田市荔城區新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被確認為全省首批“循足跡悟思想”文明實踐單位。
1999年10月,第14號超強臺風引發歷史罕見的暴雨洪水,把木蘭溪變成了“災難之河”。災情牽動了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習近平同志的心,他第一時間來到莆田,走村入戶慰問受災群眾。面對災情,對木蘭溪水患成因有著深入了解的習近平同志留下了一句擲地有聲的話:“是考慮徹底根治木蘭溪水患的時候了!”由此拉開了木蘭溪全流域治理的序幕。1999年12月,他親手在蒲坂小學種下了一棵榕樹。如今,習近平總書記種下的榕樹已郁郁蔥蔥、充滿生機,當地也建起了一座榕樹公園,既是當地農民群眾夏天納涼的好去處,也是村里移風易俗宣傳、道德評議推薦、群眾議事“破題”的好場所。同時,該鎮以榕樹公園為文明實踐陣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有效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新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蒲坂榕樹公園開展《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宣講活動
理論宣講“循足跡”,文明實踐有深度
壺山蘭水精華地,百代人文薈萃鄉。近年來,新度鎮把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作為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的首要政治任務。通過蒲坂榕樹公園文明實踐輻射,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度留下的“足跡故事”,用農民話、家常話講好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講好新思想、新政策、新理念。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宣傳宣講文明實踐活動,做到月月有計劃,周周有安排,把黨的創新理論和惠民政策融入莆仙小戲、三句半、俚歌等鄉土文化,宣講黨的“好聲音”,為和美鄉村建設提供豐潤的文化滋養和不竭的精神動力。截至目前,全鎮共有理論宣講隊伍29支,宣講員235人,今年來,開展理論宣講136場次,受益群眾達2萬余人次。
新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專區
志愿服務“零距離”,文明實踐有溫度
新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利用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文明實踐活動。每逢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新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總能傳來群眾的歡聲笑語,志愿者同群眾一起包粽子、做花燈,場面其樂融融,讓群眾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傳承民俗記憶,弘揚傳統文化。同時,“老小殘特”一直是新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重點關注的人群,實踐所時常借助傳統節日的契機,開展“月行一善”“助醫助殘”等志愿服務項目,通過測量血壓血糖、公益理發、清潔收拾房屋、贈送米面糧油等等,將暖心服務送上門,用志愿紅溫暖群眾。今年來,鎮實踐所共慰問留守兒童24名、孤寡老人9名、殘障人士5名、困難戶12戶。
新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助力河長制 共護母親河” 衛生環保志愿服務活動
常態長效“保障足”,文明實踐有維度
解決完木蘭溪水患治理過后,水質提升工程成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度鎮緊抓小散亂污,狠治畜禽養殖、實踐所志愿者助力河道巡河,多部門多維度聯合追根溯源,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望到水清岸綠。現新度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已組建形成128名巡河志愿者組成的巡河志愿服務隊伍,在轄區內57條河道開展日常巡河。今年來,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協助轄區河長發現問題254個,上報問題均已完成整改,整改率達100%。這幾年來,新度鎮能夠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抓手,始終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注重從源頭上解決問題,通過建章立制補齊短板,做到標準更高、要求更嚴、力度更大,把問題解決到位,形成常態長效。
接下來,新度鎮將以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為契機,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蒲坂榕樹公園的輻射作用,推動鎮、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1+1+N”工作格局,堅持把“追尋足跡故事,繪就民生幸福底色”新時代文明實踐貫穿于鄉風文明建設全過程,融入鄉村振興各方面,不斷拓展資源整合路徑,深化文明實踐內涵,讓文明新風根植鄉間沃土。(荔城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