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隨著旅游熱的興起,越來越多人萌生“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義無反顧地奔向“詩和遠方”。但其實觀賞美景不一定非得是名山大川,城市一隅的靜美秋葉也別具賞玩價值。
落葉滿庭階,秋風吹復起。古往今來,落葉寄托了無數文人騷客筆下的閑趣與哀思,承載了萬千詩人心中的欣喜或是傷悲,它可以是“回風卷落葉,颯颯帶沙塵”的感懷,可以是“蕭蕭半死葉,未忍別故枝”的真情,也可以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蕭瑟,還可以是“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的鄉思。可見,落葉是秋日的“浪漫載體”,古今名家們借此抒發詩情,寫就了無數引人捧讀的佳句名篇。但是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在城市當中越來越難領略“落葉滿庭階”的美景,看不到“霜葉紅于二月花”,也瞧不見“滿城盡帶黃金甲”,一年四季都只能面對光禿禿、冷冰冰的水泥地,無緣將“秋日浪漫”盡收眼底。當然,這不能苛責環衛工人勤于工作、及時清掃,可城市管理者確有必要思考探索“落葉緩掃”行動,珍視自然贈予我們的“秋日浪漫”。
清潔工人及時清掃落葉是對城市衛生負責任的行為,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是從更高的文明角度來看待,面對落英繽紛、秋葉靜美的盛景,確是不忍破壞,因而不少城市做出落葉放一放、清掃緩一緩的決定。當然,怎么放、怎么緩也是有講究的,既不能完全對落葉放任不管,也不能緩到秋葉腐爛好景不再,而要在保留美好景色的前提下,及時清理腐葉。此外,落葉緩掃并不意味著衛生緩掃。不僅環衛清掃的時段沒有變化,清掃頻次也沒有變化,而是在原有的清掃模式下更強調精細化,只掃去落葉中的塑料垃圾、煙頭垃圾,但原樣保留秋葉美景。可見,“落葉緩掃”對城市衛生清潔而言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累贅”。僅從衛生角度來考慮,當然是將落葉作為垃圾一同清掃更為方便,但若要滿足城市居民更高的精神追求,給現代都市一個“詩意”棲居之所,就不得不用“落葉緩掃”文明行動,抒寫一份“秋日浪漫”。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曾感慨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但愿“落葉緩掃”能給城市居民提供一處別樣的“詩意空間”,可以催發更多的溫柔詩意,寫就屬于每個人筆下的“秋日浪漫”。其實往深里想想,浪漫的不只是秋葉本身,一座城市厚重的文明底色本身也魅力十足。(涵江區委文明辦 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