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禾山中學迎接退休老師回校當“文明餐桌”使者,講厲行節約故事。(本組圖/受訪單位 提供)
在禾山中學食堂,老師們一起講見聞,講文明。
10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開展節約的美德,倡導文明新風,廈門市委文明辦、廈門市商務局開動“文明餐桌”宣傳大篷車,攜手福建食悅集團等大型團餐企業,以“大手牽著小手·攜手講文明”為主題,在廈門市多個團餐食堂開展“重陽節”牽手傳美德暨文明餐桌宣傳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互動,創新“以老傳小、以小帶家”的“文明餐桌”宣傳模式,讓節儉之風代代相傳。
“九九佳節又重陽,歡聲笑語滿禾堂。迎百禾中薪火旺,老驥伏櫪教澤長。”10月23日,為了迎接退休教師們回到學校參加一場特殊的重陽節活動,廈門市禾山中學黨委書記馮宜寫下這一特殊的詩篇。
站三尺講臺,守教育初心。重陽佳節,禾山中學攜手福建食悅集團,在學校食堂舉辦“重陽節”牽手傳美德暨文明餐桌宣傳活動,學校組織退休教師們回到學校,帶回“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的初心故事,也帶來用中華傳統美德成風化人的“一顆丹心,一片赤誠”。退休老師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和見聞,為老師和同學們講了一堂生動的“文明故事課”。
無論是“克勤于邦,克儉于家”的勸勉,還是“儉節則昌,淫佚則亡”的告誡,有關儉與奢的箴言,沉淀著歷史的智慧,是中華民族家風的傳承與體現。
“良好的家風和學風,需要銳意進取的開拓,艱苦奮斗的進取,也離不開戒驕戒奢的堅守。”馮宜告訴記者,節儉樸素,力戒奢靡,是“傳家寶”,學校通過參與舉辦牽手傳美德暨文明餐桌宣傳活動,創新推廣“以老傳小、以小帶家”的模式,通過家校聯動同心共育,來講好“文明餐桌 反對浪費”故事,傳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傳統,本次重陽節活動就是“以老傳小、以小帶家”開展文明宣傳的一個開端。
廈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來,在廈門市委文明辦指導下,廈門市商務局聚焦重點領域、重點人群,將團餐食堂作為廈門市的“文明餐桌”宣傳重點之一,聯動協會、企業和媒體,舉辦精彩活動,共同編織餐桌文明宣傳網絡,已先后走進廈門實驗小學、教科院附小、天安小學、華昌小學、康樂二小、東渡小學、東渡二小、湖里中心小學、禾山中學、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翔安一中、湖里中學等十多所學校食堂,全方位創新文明餐桌宣傳活動,多舉措打造“光盤食堂”,讓文明之風吹遍鷺島。(廈門文明網 廈門日報記者 沈彥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