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溪縣堅持在完善機制體制、整合陣地資源、建強實踐隊伍、精準服務群眾上實招頻出、多措并舉,推動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覆蓋的基礎上,提質擴面、提檔升級。目前,全縣建成1個實踐中心、24個實踐所、488個實踐站、52個實踐點,實現中心、所、站建設全覆蓋。組建文明實踐志愿隊伍1084支,注冊志愿者12.64萬人,全年開展文明實踐活動2萬余場次,惠及茶鄉群眾542萬人次。
推進陣地建設與資源整合相融合。印發《安溪縣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安排》《安溪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規范化建設要點》和《安溪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 )開放管理工作方案》,梳理盤點縣域陣地資源,優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布局,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與黨群服務中心、“黨建+”鄰里中心、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綜合文化站等服務群眾的各類陣地建設融合推進,資源共享、聯動推進,突出教育和服務功能,提升建設效能。安溪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選址在縣“三館”(青少年宮、文化館和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科技館),七大服務平臺能整合公共資源并按要求定期來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既節約資源,又更具實效性,貼近群眾需求。同時擴大陣地覆蓋率,重點選擇居民聚焦區、公共服務設施等公共場所,推動各級文明單位掛鉤社區(村)黨支部,拓展延伸建成李光地家風家訓廉政文化傳承基地、長卿崇德書院家風家訓展示館、盛富畬族村家風家訓館等5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努力構建點多面廣、互聯互通、便民利民的文明實踐服務圈。
深化文明實踐與理論宣傳相融合。強化縣、鄉鎮聯動、部門協作,建好“1+1+N”宣講矩陣,吸納理論、普法、三農、“百姓宣講員”等各類宣講志愿者,依托黨校、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陣地,每年開展理論宣講6500余場次。策劃舉辦“‘泉’民開講”之“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安溪專場宣講。指導縣農民講師團打造“拉家常+聊政策+送技術+結對子”四位一體的“15分鐘微宣講”模式,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300余場次。在2023年泉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安溪縣農民講師團“15分鐘微宣講,傳黨音潤民心”項目獲得金獎。創新探索“戲劇宣講”模式,開展“講好紅色故事,傳遞黨的聲音”特色宣講,深入全縣鄉村戲劇巡演600多場次、“優秀傳統戲曲進校園”200多場,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講好紅色故事,傳遞黨的聲音”特色宣講項目曾獲評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文明實踐類銀獎。
強化文明實踐與文明創建相融合。以深化省級文明城市創建聚焦打造具有茶鄉特色的現代化中等城市為目標,把文明實踐目標總要求與“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的創建宗旨融會貫通,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在常態化文明城市創建中,黨政一把手帶頭做志愿者、帶頭參加文明實踐活動,各級文明創建單位共組建文明創建志愿服務隊伍260余支,常態化開展交通秩序維護、文明行為勸導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弘揚雷鋒精神 共創文明城市” 2023年安溪縣“3?5”學雷鋒志愿服務主題活動,集中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文明創建、普法宣傳等文明實踐,在全縣范圍內掀起共創文明城市的熱潮。在全省文明城市創建工作2022年度測評中,安溪縣在省級縣城和縣級市中成績排名第四。
推動文明實踐與中心工作相融合。圍繞統籌疫情防控、抗臺救災、經濟社會發展、鄉村振興等主題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形成濃厚文明鄉風社風。疫情防控期間,建立高效志愿者招募儲備機制,招募儲備志愿者2136人,在全市率先開展“全民戴口罩”文明行動,組織志愿者深入重點區域和人流集聚路口開展文明勸導志愿服務。在防御臺風“杜蘇芮”“蘇拉”“海葵”期間,全縣各級志愿服務組織和多支志愿者救援隊凝聚志愿服務力量,第一時間響應號召,服從全縣防汛防臺風辦的調度,迅速行動,有序參與避災知識宣傳、隱患排查、人員轉移、道路清障、秩序維護和助力災后重建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在“全國科普日”期間,開展8場流動科技館巡展活動,組織2000多名科技志愿者,開展科普活動150場,受到群眾廣泛歡迎和肯定。連續七年舉辦暑期公益支教活動,2023年開展以“情系茶鄉 共促教育”為主題的暑期夏令營活動,為1300余名留守兒童帶去知識和陪伴。組織3000多名黨員教師報名參加鄰里中心志愿者,篩選、推出首批100多個服務項目“菜單”,開展教育服務200多場次,服務社區學生、家長和群眾一萬多人次。
推進文明實踐與文化發展相融合。實踐中心充分發揮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價值功能,通過文化服務平臺開展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既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又推動基層文化建設,助推鄉村文化振興。開展“學習二十大 茶鄉在行動”文藝惠民演出,啟動“茶和天下 共享非遺”2023年安溪鐵觀音“雙世遺”文化旅游活動,舉辦首屆“茶韻書香·品讀安溪”全民閱讀節暨茶文化主題長篇小說《故香》閱讀推廣系列活動,舉辦“青閱拾光”書苑共建暨“微光共聚·筑夢童行”志愿服務活動等主題活動、演出、展覽30多場次,惠及群眾12.8萬人次。持續開展好“文化惠民”系列活動,打造茶鄉文化惠民特色品牌,不斷推動文化惠民活動內容和形式創新,努力擴大覆蓋面、提升影響力。
今后,安溪縣將繼續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進一步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通過整合志愿服務力量,搭建文明實踐“云平臺”,拓展“志愿情、茶鄉紅”志愿服務品牌,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為全面建設具有茶鄉特色的現代化中等城市營造文明和諧、團結奮進的社會氛圍,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安溪文明網 安溪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