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打算過兩天出門去理發,沒想到今天上門義務理發就擺在樓下了。”“在網格員的宣傳引導下,現在大家都自覺地維護小區秩序和環境衛生。”……近日,建陽區童游街道營前社區安居樓長廊里傳來陣陣議論聲,一張桌子、幾張板凳,社區工作人員與網格員、居民代表等20多人帶著小板凳圍坐在長廊里圍繞創城工作暢所欲言,踴躍表達自己對創城工作的見解,并提出意見和建議。
據了解,建陽童游街道營前社區所轄為無物業管理的開放式老舊小區,周邊環境復雜,基礎設施不完善,群眾矛盾糾紛問題多。今年以來,社區黨委結合“深學廖俊波,‘三爭’作表率”實踐活動,從居民需求出發,探索“網格黨支部分片+黨員包干+群眾自治”模式,開設“板凳會議”,把小區議事場所從室內搬到室外,聯動在職黨員、樓棟長、網格員、居民代表共商社區事,拓寬群眾意見收集渠道,源頭化解民生問題。
“居民關心什么,期盼什么,社區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現在,只要與群眾息息相關的事,大家都會自主地選擇議事時間地點進行討論。問題解決了,大家也更愿意參與到小區治理中,增進了鄰里感情。”營前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創城過程中,社區結合板凳會議上收集的民情民意,通過“小板凳”帶動“大文明”,聯合街道、城管部門等共建單位,發動樓棟長、志愿者、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等力量,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行動,積極引導黨員干部帶頭參與鷺鷥路、前進路等難點區域的垃圾堆積、雜物堆放、違章搭蓋等問題整治,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閩北日報 蔣雪嬌 蔡建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