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即將來臨,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中秋節、國慶節假期出游提示。文化和旅游部提醒游客:合理安排行程,提高安全防范意識,謹慎參與高風險旅游項目,文明健康出行。(9月22日中國新聞網)
作為連休8天的“超長黃金周”,在“探親+旅游+亞運”等多重出行需求的交織下,今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將迎來出游需求的集中釋放。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長假,將是史上熱度最高的一次國慶黃金周。預計這8天時間平均每天都會超過1億人次出游,可以說人人都是游客、處處都是風景。對此,戴斌也提醒廣大游客,在享受美好旅程的同時,也要注意防范安全風險。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召開視頻會議,分析了本次黃金周的安全形勢。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時間長,杭州亞運會同期舉辦,旅游、探親、觀賽需求集中釋放。受免費通行政策刺激,預計自駕游、長途游、跨省游增多,正值秋收農忙、物流運輸旺季,客貨流量明顯增長,加之局部地區受雨霧惡劣天氣影響,各類風險隱患交織疊加,保安全保暢通壓力巨大。要求各地提前研判風險,制定方案措施,全力保障群眾假期出行安全順暢。
“超長黃金周”出游,安全比黃金更重要。確保假期出行安全,除了相關部門要切實壓實監管與執法責任外,所有交通參與者都應增強安全意識、加強安全防范。對于自駕游的游客來說,更要把好安全“方向盤”,不開疲勞車、超速車,不酒后駕車,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特別要防范惡劣天氣帶來的行車隱患。廣大旅客都應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包括提前了解道路交通情況、合理規劃旅游線路和時間、途中全程系好安全帶等。
既要確保出行的安全,也要確保游玩的安全。對于有關部門來說,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加強對景區、游樂設施、重大活動場所的安全監管,倒逼景區消除各類風險隱患,制定完善應急預案,把每一項安全措施做實做細。對于廣大游客來說,要自覺遵守安全規定,謹慎參與高空、高速、水上、潛水等高風險項目,不能圖一時的探新求異,把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險境地。不前往沒有正式開發開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區域游玩。
沒有安全就沒有旅游,沒有文明就沒有秩序。文明旅游反映一個人的道德素質與文明程度,維護文明健康的旅游秩序是每一個游客的分內之事、應盡之責。我們應將日常生活中養成的好習慣,帶到文明旅游中來,如做好個人防護、依序排隊、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等;遵守生態環境、文物古跡保護規定,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不隨意涂鴉、不肆意攀爬、不損毀公共設施等,真正體現出一個現代公民應有的文明素養。
本次“超長黃金周”將是一個難得的出游機會,讓我們放松身心、慶祝團圓、欣賞祖國大好河山。但游興再濃,都要行有所止。只有須臾不忘安全與文明,注意保持安全有序、文明健康的旅游方式,才有一路歡歌一路笑,才能留下最美好的回憶。(臺江區委文明辦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