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城市的美容師,他們是環境的守護神,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城市才能永葆潔凈,散發無限活力。他們用自己的苦累臟,換來了城市的潔凈美。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早上6點,多數市民還在夢鄉中,而環衛工人陳方坤已在自己負責清掃的路段,開始了一天的清掃工作。每天的上午6點到11點,下午2點到5點半,晚上6點到9點是他的上班時間。
“環衛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每個時刻都會產生新垃圾,于是就要循環往復地做著清掃工作。尤其是暴雨后,或者刮大風,地上全是樹葉,經常會打掃好幾遍。”陳方坤說,他負責的路段是武夷新區建安大街,大劇院門口的路段,工作多年,他對這條街道的每一個角落、每一處隔離欄都十分清楚,每天打掃起來也如同在家里做家務一樣,每個角落都會打掃干凈。“風吹雨打烈日酷暑都還吃得消,就是下雨后一些垃圾粘在地板上不好清掃,要一次次彎腰拾撿。”陳方坤告訴記者。
“雖然我的文化不高,但是干一行就要愛一行,要有責任心的道理還是懂得,愛崗敬業這一條不管對誰都一樣。”陳方坤堅守環衛工作崗位,工作中,他任勞任怨,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和同事們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頂酷暑、冒嚴寒、迎風雨,起早摸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默默奉獻,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一步一個腳印書寫屬于他們的“環衛故事”,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價值。
對于文明城市創建,陳方坤有自己的認識,他認為創城是關乎每一位市民的民生大事,更是對城市管理工作的一次大考,創城工作是對平時工作的考驗,也是提升工作水平的契機。
“現在大家很少亂丟垃圾了。”陳方坤說,環衛工作離不開群眾的支持,離不開全民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老百姓認同環境衛生與自己的利益緊密相關,市民不再隨意丟棄垃圾和煙頭,“門前三包”商鋪也會主動清理垃圾,社會越來越關心和愛護環衛工人群體,這些變化都在為城市文明增光添彩,也讓環衛工人更愿意堅守。
整潔的環境的背后,是環衛工人的艱辛與付出。盡管他們的工作并不起眼,但他們敬業、辛勞、淳樸等種種美德值得我們贊美和學習。在南平有許多和陳方坤一樣的環衛工人,他們忙碌并快樂著,用自己辛勤的勞動,換來一方凈土。是他們,用一塊塊抹布擦出了城市的整潔,用一把把掃帚掃出了城市的文明。(閩北日報記者 朱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