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學生參與科普互動問答。
9月17日,2023年廈門市“全國科普日”在廈門美術館啟動,為期一周的廈門市“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序幕。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子東出席啟動儀式,并為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21年-2025年)授牌。
17日是第20個全國科普日,今年的主題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廈門“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期間,廈門市將集中動員組織社會各界力量,深入農村、社區、學校、企業等,打造具有示范性、引領性、創新性、群眾性的廈門“全國科普日”活動盛宴,共組織開展208場次科普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掀起科普熱潮。
廈門市“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由市科協、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23家單位聯合主辦。
啟動儀式除了為6家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主辦方還揭曉第五屆廈門市十大優秀科普(教育)基地名單,發布廈門市“銀齡跨越數字鴻溝”科普專項行動和廈門市第一個科普專項獎——“廈門市科普教育獎”。
近年來,廈門市公民科學素養水平得到顯著提升。2022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顯示,廈門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6.4%,位居福建省首位,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6位,在32個省會及計劃單列市中排名第7位,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13位。廈門市公民科學素質水平位于全國城市前列且向上勢頭強勁,為推動實現科技創新引領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精彩活動】
①“百場科普志愿服務進基層”活動
全市各級各科普單位共組織開展208場次科普志愿服務活動,為廣大公眾提供優質多元的科普體驗。
②優秀科普(教育)基地巡游暨2023年廈門市青少年科普教育科技教師培訓活動
組織對十大優秀科普(教育)基地進行考察,開展科技老師培訓。
③廈門市“銀齡跨越數字鴻溝”科普專項行動
重點圍繞解決老年人交通出行、看病就醫、金融理財、購物就餐等高頻應用場景,為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資源供給,推動形成全社會積極幫助老年人融入數字生活的良好氛圍。
④“十大優秀科普(教育)基地”學習宣傳活動
集中展示廈門市優秀科普(教育)基地在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
⑤“科普短視頻”大賽
鼓勵青少年用口述、情景劇、手繪、vlog、科學實驗等形式,拍攝30秒至5分鐘的原創科普短視頻,來加深對科學知識的認識和深入理解。重點考察作品的主題創意、科學性等。
⑥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
面向廣大師生開展2023年廈門市“嘉庚啟航點亮藍色夢想,海上課堂助力‘雙減’增效”海洋科普系列實踐活動、“繪眼觀萬物 童心探自然”2023年自然筆記實踐活動等特色主題科普實踐活動。
⑦首次設立廈門市科普專項獎
廈門市科學技術協會和廈門市教育基金會聯合發起首次設立科普專項獎——“廈門市科普教育獎”。(廈門文明網 廈門晚報記者 王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