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作為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發祥地,三明因文明創建而大放異彩,被賦予了獨特的城市內涵。
奮進新征程,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文明城市,如何以二次創業的精神持續推動文明創建走深走實?
三明推進精神文明創建的答案始終如一:循著民生利益趕考,將文明城市創建的過程變成服務群眾的過程,切實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讓人民群眾從文明城市創建中看到新變化,得到真實惠。
滿意在三明
農貿市場改造后
完善城市基礎設施 舊城老街煥發新貌
“老舊小區改造,拆除了柴火房,平整路面后鋪設了透水磚,施劃了停車位,還添置了桌椅和健身設施,不僅樓棟間寬敞整潔,小區居民還有了納涼休閑、健身議事的活動場所?!?月12日,談起三元區列東街道二路社區杜鵑新村的變化,居民鄧阿姨十分開心。
人民群眾期盼什么,文明創建就干什么。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三明市始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初衷,將文明創建的各項指標要求融入日常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常態長效推進文明城市建設。
問需于民,將好事辦好。在持續推進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市住建局、街道辦等部門單位,從群眾利益出發,最大限度地尊重民意,通過周末夜談會、上門走訪等方式收集群眾訴求,再將群眾的訴求期盼落實到一個個老舊小區改造的具體項目中去,收獲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農貿市場是一個城市最有煙火氣息的地方,關系著千家萬戶。在持續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三元區按照“一場一策”原則,對轄區現有農貿市場進行改造提升,劃分功能區,改建排水管網、衛生間、內外廣告牌等設施,在優化市場環境、規范經營秩序的同時,提升農貿市場實用功能,讓“煙火氣”與“文明味”共存。
在常態化文明創建的推動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精細化管理水平穩步提升。今年,三明市已投入資金近億元,實施了14個區級和12個市級創城補短板項目,完成農貿市場改造19個、老舊小區改造13個,65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有序推進……
以工筆細描,勾勒出文明城市的幸福細節,城市顏值更靚,生活更有質感。
文明交通督導
開展八大文明行動 提升市民文明素養
衡量一個城市的文明水平,既要看“顏值”,更要看“氣質”。
今年7月舉行的“文明見行動滿意在三明”宣傳教育活動,掀起了三明市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熱潮。
向家人親友、鄰里同事深入宣傳參與“八大文明”行動,主動接受市民文明教育……7月以來,三明市持續暢通創建渠道、豐富創建形式,圍繞文明習慣養成、文明禮儀培育、城鄉環境提升、健康生活倡導等文明城市創建重點工作,開展了市民文明、衛生文明、細節文明、和諧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鄉風文明等八大文明行動,吸引市民群眾積極參與到“文明見行動滿意在三明”宣傳教育活動中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文明理念,引領社會風尚。
各牽頭、責任單位積極響應號召,以活動為載體,組織開展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先進事跡巡講等主題活動45場,受益群眾5萬余人次;開展垃圾分類入戶宣傳、積分兌換等活動1000余場,三元轄區群眾垃圾分類參與率達85%、知曉率達98%;開展“煙頭清零”行動,在各類公共場所設置滅煙垃圾桶3824個、吸煙區95個、吸煙室43個;開展文明餐桌宣傳貫徹活動42場次,參加活動踐行“光盤行動”;開展婚姻登記“海誓山盟”活動3場,舉辦頒證儀式1221場,宣傳拒絕高價彩禮等婚俗改革內容,移風易俗新風吹遍城鄉…
隨著“文明見行動滿意在三明”宣傳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城市環境和公共秩序在文明實踐活動中得到改善,市民素質在參與文明實踐活動中得到提升,“滿意在三明”品牌內涵持續深化,文明城市創建根基不斷夯實,城市文明形象和影響力持續增強。
老舊小區改造后
創新為民服務機制 打造文明和諧家園
“這個公益廣告牌有些松動,要做好安全隱患排查。”“路面地磚有破損需要及時修復?!薄衲?月以來,三明市民文明觀察團的成員們常常利用周末閑暇時間,深入市區主次干道、交通場站、服務窗口、居民小區、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對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巡查,對發現的不文明現象,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上傳到“e三明”隨手拍、城市管理APP,推動補齊城市短板弱項。
設立三明市民文明觀察團,為城市文明“挑刺”,這是三明市創新為民服務機制,提升文明城市創建質效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三明市積極探索提升文明創建質效的新路徑,通過創設市民文明觀察團、文明實踐特派員等組織機制,激活基層治理“源動力”。
“現在每層樓都裝上了過道燈,出行方便安全多了,很好?!奔易∪獏^富華社區的朱阿姨熟絡地同文明實踐特派員顏秀娣交談,感謝她幫助解決樓道路燈不亮問題。
顏秀娣告訴記者,在文明工作督查過程中,不少群眾向她反映,富華社區老舊小區的樓棟過道不亮燈,居民出行很不方便。
群眾利益無小事,做深做細是大事。顏秀娣收集居民訴求后,第一時間向社區反映情況,并持續跟進亮燈問題解決。在文明實踐特派員的助推下,三元區各街道紛紛開展樓道亮燈專項整治行動,摸排老舊小區36個,樓棟572幢,為居民加裝樓道燈1175盞,維修破損樓道燈176盞,使三元全區樓道亮燈率提升至95%。
小小路燈不僅照亮了居民回家路,也溫暖了百姓心。市民文明觀察團與文明特派員隊伍的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市民參與文明實踐的機制。今年以來,三明市先后策劃開展“文明小區、文明樓棟、文明門店”等“三小文明”單位評選,組織文明勸導、環境清潔等主題文明實踐促進日活動8100余場次,下沉黨員干部11.3萬余人次,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3600余個,有力帶動轄區文明單位、共建單位和居民群眾參與文明創建。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場事關城市發展和民生幸福的生動實踐,在這場“文明”長跑中,三明市堅持以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豐富文明內涵,拓展文明外延,扮靚城市“面子”,做實幸?!袄镒印?,持續擦亮全國文明城市品牌。(三明市委文明辦 三明日報記者 陳睿 通訊員 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