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苗(左)正在為群眾做體檢項目。(戴舒靜 攝)
見義勇為的“福建好人”陳清苗(戴舒靜 攝)
七年前,他在上班途中遇到一名女士暈倒在路邊,用心肺復蘇術救起后便默默離開。后來,他見義勇為的事跡為人所知,還被醫生們當成“教材”,用于開展心肺復蘇培訓。本期《翔安二十年,好人在身邊》人物回訪系列報道,介紹“福建好人”見義勇為獲得者、廈門市第五醫院(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翔安院區)體檢中心醫生陳清苗,聽他講述自己見證的翔安醫療發展印跡。
同事們外出開展公益培訓
將他的事跡當成“教材”
近日,記者來到廈門市第五醫院體檢中心,看到陳清苗正忙著為來體檢的群眾做口腔和肺功能檢查。幾年前,他在市五院質控科負責心肺復蘇培訓,此后調到了體檢中心工作。身邊很多新同事,都不知道他是一名見義勇為的“福建好人”。
雖然陳清苗為人十分低調,但獲得榮譽這件事對他的人生還是產生了很積極的影響。他說,事情發生后家人和同事都很贊賞他的行為。同事們外出進行心肺復蘇公益培訓時,還會帶上他當年在街頭采取心肺復蘇救人的照片當“教材”,通過他的事跡證明心肺復蘇的重要性,告訴大家學會這項技術在關鍵時刻能救命。
當年獲救的那名女士,在事發后花了兩個月時間尋找救命恩人。陳清苗告訴記者,那名女士找到他之后,多次上門看望和感謝他,兩家成了好朋友。不過讓他十分遺憾的是,前幾年她因病過世了。
“作為一名醫生,要時刻保持向善之心,并恪守醫生救死扶傷的職責,才能對得起這份榮譽。”陳清苗說,獲評“福建好人”成為動力,時時激勵著自己,希望能幫助更多人。
當年體檢站僅三名醫護人員
如今體檢中心可一站式服務
從醫已近30年的陳清苗說,翔安建區二十年來十分重視醫療發展,自己有幸見證并經歷了這樣的發展過程。
“我現在所在的體檢中心,面積有5000平方米,共有3層,可同時容納500人集中體檢。而在翔安建區之前,醫院只有一個300平方米的小小體檢站。”陳清苗說。那時候,體檢站設在醫院一層平房里,不僅面積小,而且人手嚴重不足,只有兩名退休醫生和一名輪值護士。由于體檢站沒有專用的設備,來體檢的群眾得到各科室去做檢查,費時費力十分麻煩。一年下來,體檢的人數只有9000多人,而且只能做簡單的入職體檢。
如今,第五醫院的體檢中心已成為廈門市東部規模最大、設備齊全、技術力量最雄厚的專業化醫療體檢機構,擁有醫護人員四五十人,設有內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多個科室,并配備128排螺旋CT,最新的核磁共振、四維彩超、全自動生化儀、骨密度測定儀、人體成分分析儀等先進醫療設備,“一站式”流水線服務讓體檢者不必在醫院各樓層的科室來回跑。
除了入職體檢,醫院的體檢中心還可提供入學體檢、出國體檢、健康證體檢、職業病體檢、征兵體檢、高招體檢及健康體檢(個體、團體)等服務。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一年可為六萬多人提供服務。(廈門晚報記者 戴舒靜通訊員 童心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