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至17日,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的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其中,開幕式等重要活動于1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活動期間,除開幕式外,還將舉行網絡安全博覽會、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網絡安全微視頻征集等系列活動。此外,將舉行校園日、電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個人信息保護日等系列主題日活動。(9月11日東南網)
自2014年以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每年在全國范圍內舉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傳網絡安全理念、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推廣網絡安全技能,推動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的提升。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青少年是網上學習、交流、生活最活躍的參與者、實踐者。然而,面對層出不窮的網絡亂象,青少年網上“沖浪”險象叢生,這也對青少年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提出挑戰,網絡素養教育更應成為青少年“必修課”。
據介紹,本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福州主場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突出人民性,營造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濃厚氛圍;二是突出創新性,堅持促進發展和依法管理相統一;三是突出融合性,推進網絡安全“政產融學研用”融合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加強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都擺在了突出位置,包括常態化組織開展網絡安全宣傳進校園、實現網絡安全主題宣傳“全覆蓋”、持續建設“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基地”等。
青少年網絡安全意識和基本防護技能,與學校、家長和社會開展網絡素養教育的情況緊密相關。學校作為教育主陣地,應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推動網絡素養教育進入中小學課程,將網絡素養相關教育內容全面、合理、科學地納入義務教育各階段。特別是在網絡安全教育方面,要聚焦網絡沉迷、網絡欺凌、網絡淫穢信息等重點問題,通過法治副校長進校園、海報圖解、學習視頻、知識競答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
筆者注意到,福州創新建設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基地,已擁有34所中小學基地校,并不斷創新舉措,讓青少年輕松掌握網絡安全知識和防護技能,提升網絡素養。不久前,福州啟動第三季“e路守護”青少年網絡素養活動,通過校外“e課堂·肯學習室”、校內“e課堂·大思政”課、青少年網絡素養研學基地等賽道,在寓教于樂中增強青少年網絡素養。“e路守護”青少年網絡素養項目,入選中宣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
家庭也是提升青少年網絡素養的關鍵環節。家長應先行一步提升自己的網絡素養,“規范”自己的網絡行為,并與孩子建立“規則”,對孩子用網時間、瀏覽內容等善加引導,培養孩子理性、安全用網能力。有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等也應積極參與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比如在福州,創新打造網絡安全主題社區和主題公園,全市地鐵車廂、車站移動屏及公交車、出租車LED屏幕,滾動開展網絡安全主題宣傳,讓網絡安全深入人心。
青少年是祖國之希望、時代之未來。加強網絡素養建設,是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迫切需要。這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更需要政府部門從組織保障、內容建設、評價標準等方面構建網絡素養教育體系,引導教育廣大青少年綠色上網、安全上網。(臺江區委文明辦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