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9月11日訊 車輛停放整齊有序,交通秩序從亂到齊;充電樁錯落有致,充電排插從上到下;休閑座椅從少到多,文化長廊笑語不斷……在“一呼一應”之間,建陽區崇泰街道童子山社區居民的民生幸福密碼被不斷解鎖。
從亂到齊,暢通居民“幸福路”
站在崇泰街道嘉禾北路的嘉和時代超市前,潔白的停車位在磚紅的地面上分外亮眼,準備停車購物的黃女士正在把自己的電動車停進指定區域,“一開始沒有劃停車位的時候,車輛都是隨意停放,人一多不僅出入不方便,還影響城市形象,現在劃了停車位,環境明顯改善了很多。”看著周圍整齊有序的車輛,黃女士豎起了大拇指。
9月初,有居民向社區反映嘉和時代超市門口停車無序,影響居民出行體驗的問題,提出了對停車進行規劃的需求,童子山社區積極回應,聯同街道一起,與嘉和時代超市的負責人王志云商議解決方案,通過現場調研,征詢區交警大隊與建陽區城市管理局的意見等方式,選定了劃線停車位的位置,并迅速推進。
“社區找到我們反饋這個問題時,我們也正在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共同推進,解決問題的質效也高了不少。”嘉和時代超市負責人王志云表示。
來往居民自覺把車停在指定區域 黃慧聰 攝
從“上”到“下”,保護居民“安全路”
電動車作為短途出行的“新寵”,備受居民群眾青睞,但“飛線充電”不僅影響城市形象,還存在巨大的消防安全隱患,社區上門講解“飛線充電”的隱患時,總有不少居民反映電動車充電難的問題,于是滿足居民充電難的需求也擺上了社區的議事日程。
本著“服務群眾、改善民生”的工作導向,童子山社區一方面深入小區走訪調研,入戶上門了解居民充電需求,另一方面聯同物業公司、樓棟長一起,現場察看、測量規劃,合理規劃充電樁點位,聯系充電樁施工方協商安裝事宜,努力把民生實事辦在居民的心坎上。目前,萬晟皇庭小區已新建5處充電樁,150個充電端口,后續還將建設一批充電樁,竭盡所能,滿足小區居民的充電需求。
一個個新建充電樁,讓居民的民生需求“落地”,文明素質“升空”。
充電樁施工方正在安裝充電樁 黃慧聰 攝
安裝充電樁后,電動車有序停放、安全充電 黃慧聰 攝
從“少”到“多”,增進居民“鄰里情”
“最近身體怎么樣?”“生活中有遇到什么困難嗎?”“對社區有什么意見建議?”一本筆記本,幾句體己話,成了在童子山社區工作人員上門走訪群眾的標配。
“黃書記,我們小區文化長廊里的凳子破損,不夠用了,你看看能不能讓社區再添置一些。”童子山社區黨委書記黃桂芝在開展“三訪三問”工作時,了解到了居民的這個需求,便將它記錄到了社區待辦事項中,當天晚上便將這件事布置了下去,第二天一早,萬晟皇庭的文化長廊里便增添了許多新座椅,不少居民約上左鄰右舍,在長廊里度過閑暇時光。民生無小事,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童子山社區把居民訴求記在心間,立行立改的工作方式,受到了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現在,童子山社區的居民反映問題又增添了新渠道——“微心愿箱”,在“一呼一應”之間,在“祈愿”與“實現”之間,民生治理末梢更加通暢,居民的幸福生活不斷“解碼”。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在建陽,不論是提升基層治理效能,還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都是解決問題、服務群眾、改善民生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建陽區委文明辦 崇泰街道 林思敏 黃慧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