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反詐題材電影《孤注一擲》的熱映,人民群眾對電信詐騙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打擊電信詐騙、守護財產安全有了更強烈的需求。然而現實比電影更值得警惕,我們要時刻防范身邊的電信網絡詐騙風險,切勿“孤注一擲”!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電信網絡詐騙“五花八門”,境外電信網絡詐騙也愈演愈烈,給受害人帶來巨大財產損失甚至導致家破人亡,已經成為波及面極廣、危害極大的社會毒瘤。電影《孤注一擲》便展現了電信詐騙犯罪內幕,引起觀眾強烈共鳴。
源頭治理,法律震懾。防范與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必須從源頭上治理,立足于健全網絡管理制度,依法治理電信網絡環境。2022年9月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加快推進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實施,對“敏感個人信息”予以重點監管和重點保護,織密敏感個人信息的保護網,靶向式精準收集犯罪數據線索,實現快偵、快訴、快審,讓每一個電信詐騙分子罰當其罪、罪當其責,有利于更好地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利劍出鞘,組合重拳。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個人信息的泄露,電信網絡詐騙也由廣撒網式詐騙轉向精準化詐騙,更具迷惑性、隱蔽性,令人防不勝防,迫切需要凝聚各方合力,重拳出擊。通過開展國際、城際司法合作、經驗交流,打破行業、地域之間數據壁壘,在法律政策允許范圍內共享大數據;持續升級反詐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專門的涉詐黑名單庫,及時阻斷、凍結關聯人員及賬戶的黑錢流轉,讓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無處遁形。“組合重拳”筑牢了防詐反詐的保護網,讓詐騙分子無機可乘,有力守護了群眾“錢袋子”。
科技賦能,助力反詐。國家反詐中心APP,當用戶收到涉嫌詐騙的電話或短信時,向群眾發出預警提示; 96110預警勸阻專線,反詐勸阻人員使用專線發短信或打電話給市民;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利用大數據等技術發現潛在受害用戶,并通過12381短信端口第一時間向用戶發送預警短信……以科技助力,推出反詐利器,為人民群眾構筑了一道防詐反詐的“防火墻”。
強化宣傳,預防為先。電信網絡詐騙問題的核心是人的“利欲”和“貪念”。打擊電信網絡詐騙,要提高人民群眾的防詐意識和能力,堵住電信網絡詐騙實施的第一步。加大反詐宣傳力度,通過民眾看得見、聽得懂、學得進、記得牢的方式方法,做好對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普及宣傳工作,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掌握防范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方法技巧。只有全社會都形成依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觀念并付諸實踐,才能真正實現“網上無詐”。
天下無詐,是人民群眾心之向往。面對花樣百出的詐騙形式,要增強人民群眾防騙意識和反詐能力,謹防“孤注一擲”,全力構建社會齊抓共管的防詐反詐新格局,守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閩侯縣委文明辦 閩侯縣財政局 鄭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