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產反詐電影《孤注一擲》的熱播,一個個由真實案例改編的電詐騙局,一幕幕具有現實背景的藝術畫面,引起廣大群眾的高度關注,在市民心中敲響反詐警鐘的同時,誠信話題也再次越入公眾眼球。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道德基石,身處信息時代的我們,尤其需要誠信之石壓住浮躁風氣,也更呼喚誠信之風吹入虛擬空間。
誠信建設,有賴公民修德重諾。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無數先賢圣哲對其作出注解闡釋。有人說它是“人無信不立”的品質,有人說它是“言必信,行必果”的擔當,還有人說它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承諾。總而言之,它不僅是個人品德的內在表現,還是社會美德的外在展現,更應該是全體公民共同珍視的美好品質。受到當下社會上部分急功近利的風氣影響,有些人突破道德底線,喪失誠信理念,以行騙為生,獲取不當利益。面對此類以“德”換“金”的短視行為,全體公民不可因小失大,應該堅守“誠信者,天下之結也”的正道理念,積極建設誠信,共同筑起信用長城。
誠信建設,還需政府強化導向。針對部分人喪失誠信底線,危害他人財產安全,甚至進而影響社會誠信秩序的現象。政府部門應該積極作為,給予正面引導,幫助廣大市民群眾塑造正確的誠信觀,在全社會營造“守信有獎、失信必究”的風氣導向。比如,通過官方媒體刊登先進誠信事跡,給予榮譽表彰,借此鼓勵誠實守信的行為,向社會傳達誠信為美的積極信號;比如,適當探索誠實守信先進典型白名單制度,在便民服務范疇之內,給予誠信者一點便利,通過正向激勵引起群眾對誠信的重視;再比如,對失信者建立分級黑名單制度,懲戒誠信負債群體,尤其是對電詐行為,更要嚴厲處罰,扭轉甚囂塵上的誠信無用論,通過反向約束倒逼失信群體強化誠信建設。
誠信建設,在于社會形成風氣。千年以前的古人把誠信看得比生命還珍貴,而今部分人的誠信底線卻一退再退,甚至出現“謀財至上、以騙為榮”此類完全喪失誠信底線的行為。有言道“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誠信對社會的有序運行,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全社會都不能坐視誠信的一次又一次“塌方”,因為一旦誠信體系轟然崩塌,這場精神的災難終將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因此,對于誠信體系建設,社會各界要感到責任在肩,要共同行動起來,積極倡樹“誠信值千金”的理念,充分凝聚“誠信價值”高于“金錢數值”的文明共識,逐漸興起“崇尚守信、鄙夷失信”的文明風氣,借助公序良俗、輿論導向對個人行為的影響力,倒逼個體重諾守信。
我們是從歷史長河中走來的誠信大國,自古就不缺少滋養誠信文化的土壤,更不缺少修德立信仁人志士,既有尾生的抱柱之信、至死不渝,也有商鞅的立木為信,以誠服眾,還有季布的一諾千金、言出必行。相信只要在社會上凝聚誠信共識,在全民心中種下文明種子,個體的失信之舉終究是歷史大潮中的微小波瀾,阻擋不住守信之風盛行的浩浩大勢。(涵江區委文明辦 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