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9月7日訊 近年來,浦城縣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新路徑,著力提升理論宣講水平,構建理論傳播體系,在原有“鄉村故事會”模式基礎上,組建“新時代微宣講團”開展理論微宣講活動,把“大道理”轉化成“家常話”,用“鄉音”傳“黨音”,努力做到“宣”出特色、“講”到深處、“聲”入人心。
“學思踐悟二十大·三爭五增我先行”理論宣講決賽現場(浦城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建強隊伍,解決好“誰來講”
2021年,浦城縣以組織推薦、自主報名、專家遴選等方式,從黨員領導干部、專業技術人員、優秀青年教師、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基層干部、鄉土優秀人才、“五老”人員等先進模范及青少年學生中遴選出宣講志愿者,他們中有人善于和群眾交流,有人擅長短視頻制作,有人會打快板,這些宣講志愿者組成了熱愛宣講、政治素養好、宣講能力強的“浦城縣新時代微宣講團”。今年5月19日,通過現場宣講加直播的方式開展“學思踐悟二十大·三爭五增我先行”理論宣講大賽,受眾達1萬余人。截至日前,從大賽中脫穎而出的28位新時代微宣講員深入1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30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巡回宣講130余場。
新時代微宣講團走進浦城縣公安局(浦城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為確保隊伍規范運行、常態長效,制定《浦城縣新時代微宣講團管理暫行規定暨微宣講員管理辦法》,明確微宣講團的總體要求、組織形式、宣講內容、宣講員義務及權益、宣講能力提升培訓、活動開展、經費保障等事項,同時,為微宣講團設計LOGO、為宣講員頒發聘書并制作綬帶,組織他們深入到鄉村振興示范點、廖俊波家風家教展示館等地開展團建活動,切實提高微宣講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詩歌朗誦表演(浦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聚焦理論,解決好“講什么”
浦城縣征集了幾百篇理論宣講微故事,進行多輪篩選及組織創作團隊修改完善,最終確定《高歌二十大》《紅色中國》等40多個微宣講主題并制作成宣講“菜單”,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浦城新聞”微信公眾號、電子公文交換系統和工作群等平臺同步推送,確保宣講“菜單”送到基層。
浦城縣以黨的創新理論為主題,以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緊密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和浦城紅色文化,通過小話題闡釋大主題、小故事傳播大道理、小案例演繹大理論,切實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準”、講“深”、講“精”、講“透”、講“活”。在浦城縣夕陽紅養老院,微宣講員深情講述《97歲的革命“五老”張金錢的紅色故事》,深深感染現場的聽眾,見證了祖國輝煌發展歷程的老人們眼含熱淚自發唱起《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微宣講”凸顯內容“精”、篇幅“短”、傳播“快”、形式“活”的特點,宣講時長在5分鐘左右,針對各個不同的宣講對象的不同需求,靈活機動地設置不同的宣講主題,通過“理論+故事”“理論+文藝”“理論+非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黨的“好聲音”送入百姓家,引導群眾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偉力、實踐偉力,堅定廣大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剪花嫂”們配樂表演“藝心永向黨”(浦城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優化陣地,解決好“在哪講”
為實現“群眾在哪里,黨的創新理論就講到哪里”,浦城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宣講主陣地作用,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題開展宣講活動,把理論宣講向基層延伸。組織微宣講員深入田間地頭、農家院落、工廠車間、學校課堂、社區廣場等開展微宣講活動,因時、因地、因人送理論、送政策、送故事,打造流動的新型宣講陣地。如微宣講團走進富嶺鎮余塘村,在畬族民俗館用畬語畬歌來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樣的形式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加“好聽”、更打動人心,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的關心關愛關懷。截至目前,浦城縣微宣講團已開展線下宣講百余場,受眾達到3萬余人。同時打破傳統宣講的時空限制,依托廣播、微信公眾號、客戶端、抖音等媒體,推出微宣講音、視頻作品,累計點擊量達20多萬次,實現線上線下同頻共振,讓理論微宣講傳播到浦城的每個角落。
在農戶庭院中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浦城縣婦聯 供圖)
2021年8月,福建省委宣傳部、省委講師團授予浦城縣新時代微宣講團“福建省基層特色宣講團”稱號。學習強國、《福建日報》《閩北日報》等省、市媒體刊登相關報道100多條。下一步,浦城縣將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著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提升微宣講品牌,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入百姓家、沁入百姓心。(浦城縣委文明辦 林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