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5日是我國第八個“中華慈善日”,所在周為“福建慈善宣傳周”,主題是“攜手參與慈善,共創美好生活”。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和省民政廳工作要求,進一步培育弘揚慈善精神,引領崇德向善風尚,安溪縣組織全縣開展第八個“中華慈善日”主題活動。
近年來,安溪不斷創新慈善事業發展模式,擴大慈善事業的社會參與度,大力弘揚慈善文化,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在安溪大地,人人慈善的理念廣泛傳播,慈善已成為社會風尚,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
傳承安溪精神,慈善風采持續彰顯
孟子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安溪人民素有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改革開放后,海內海外、全縣上下,踴躍捐資打通龍門隧道,打開安溪發展大門。李尚大、李陸大昆仲,鐘銘選家族,施金城、曾星如等愛國華人華僑下南洋發家致富,回鄉捐資開路搭橋、興建學校醫院,投資辦廠。他們的慈心大愛帶動安溪走出貧困。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廣大干部群眾的熱情參與下,全縣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慈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隊伍持續壯大,在救助困難群體、助力脫貧攻堅、防控新冠疫情、推動鄉村振興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三安集團、恒興集團被中華慈善總會評為“最具愛心捐贈企業”,安溪義工協會等8個組織被評為“泉州市疫情防控優秀志愿服務組織”,鐘亞華等10名志愿者被評為“泉州市疫情防控優秀志愿者”,他們為建設具有茶鄉特色的現代化中等城市譜寫了新篇章。
匯聚安溪力量,慈善項目亮點紛呈
截至2023年8月底,安溪縣慈善會總會累計募集和認捐的慈善款達10.41億元,累計直接發放各類救助金10.17億元,救助各類困難人群3.9萬人次。這些慈善捐贈廣泛用于扶貧濟困、助學助醫、賑災抗疫、科學文化發展等諸多方面,為安溪縣建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讓更多群眾的“急難愁盼”得到慈善幫扶。
各鄉鎮也抓住商會成立契機,紛紛發動本地鄉賢為公益事業籌集善款:廈門三裕豐集團董事長陳新華認捐2.1億元人民幣設立“清水文化旅游發展基金”助推家鄉旅游發展、文化傳承等慈善公益項目,廈門嘉益集團董事長林建益先生樂捐人民幣2千萬擬設立“劉素琴五好慈善基金”用于對好職工、好鄰居、好妻子、好母親、好兒媳的關愛及表彰,新華都實業集團創始人、福建發樹慈善基金會理事長、云南白藥集團聯席董事長陳發樹僅今年又樂捐1500萬元人民幣無償支持家鄉公路建設等等。安溪各異地商會在外不忘鄉,利用換屆、年會等慶典活動發動在外愛心企業、鄉賢為家鄉慷慨捐款。如:廣西南寧安溪商會名譽會長吳曉明長期熱心公益,2020年在慈善總會設立“德順慈善公益基金”,用于資助就讀醫護專業的大學生,每年資助8000元至1萬元直至完成學業。這些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的善心義舉數不勝數,為安溪的鄉村振興貢獻民間力量!
壯大慈善隊伍,志愿服務蓬勃發展
目前,安溪現有慈善組織70家(其中縣級8家,鄉鎮級36家、村級26家);專業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14家,持證社工人數1194人;義工組織31家(其中縣級14家、鄉鎮級14家、村級3家);志愿服務隊伍1385個,志愿服務項目15331個,登記在冊的志愿者12.5萬人,全縣志愿服務總時長221.5萬小時,這些社工、義工、志愿者成為慈善公益事業的重要支持。比如,安溪陽光公益協會6年來風雨無阻,為學子上下學保駕護航;安溪義工協會、安溪縣茜茜公益協會 、唯尚心青年志愿者協會等義工以“同做公益人 同獻一片愛”為宗旨,常態化開展文明創城、幫扶困難學子、關愛空巢老人、環境保護、疫情防控等公益活動,已成為茶鄉文明創建一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今年的慈善活動月,安溪社會各界將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守望相助、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營造“樂善福行、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圍,發揮慈善先進典型示范作用,深入挖掘首屆“福建慈善獎”獲獎者特別是安溪獲獎者的先進事跡,通過宣講會、座談會、專題節目、微視頻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獲獎者事跡,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慈善事業。同時動員引導社會各界通過慈善捐贈、設立慈善信托、提供志愿服務等方式,投身茶鄉各類公益慈善事業。(安溪縣民政局、安溪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