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新向榕”暖心驛站南平東路站點舉辦了一場針對新就業群體的針灸義診。樸樸女騎手黃姐作為參加這次活動的一份子,評論道:“平時總是忙著收送單,很少有機會參加這種活動讓自己放松一下。如今,暖心驛站成了我們在外奔波的‘娘家’,幸福感越來越強”。(人民日報客戶端福建頻道)
近年來,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加速發展,吸納了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網約車司機等大量新就業群體,呈現出工作在“云”上、在路上的新特點。福州“新新向榕”暖心驛站的設立,提升了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城市文明發展增添了新活力。
“新新向榕”暖心驛站為新就業勞動者提供了充分的職業保障。新業態平臺化、分散化的特點,決定了新就業群體工作時間和地點不固定。各個社區作為其日常的勞動空間,在后勤保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新新向榕”暖心驛站配備風扇、飲水機、微波爐、充電器、應急藥品、報刊書籍等基礎設施設備,通過微信應用小程序,外賣騎手、快遞員等“小哥們”隨時能找到最近的站點、享受最急需的服務。
職業保障背后體現的職業關懷,為新就業群體真正愛上城市、融入城市打開了一扇門。以“新新向榕”暖心驛站為載體,政府職能部門、非公企業、社會組織資源得以充分匯集,技能培訓課堂、心理疏導、流動黨員報到等特色功能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務,做到在思想上解惑、在生活上解憂、在發展上解難,讓他們感受社會的關愛和尊重。
在服務新就業群體的同時,也積極引導他們融入文明建設大局,傳遞社會正能量,雙向服務,打造文明創建“共同體”。晉安區聘請首批“兼職網格員”,引導新就業群體積極參與護河愛水、防汛防澇、文明創建等志愿活動100余場次,將新就業群體的職業優勢轉化為參與基層治理的實際效能,鼓勵他們成為城市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馬尾區委統戰部 郭超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