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高溫酷暑,我們可以隨處可見加裝形態各異、五花八門的遮陽傘摩托車、電動車,這看似是遮風擋雨、遮陽防曬的絕招。然而,這種遮陽傘卻頻頻成了傷人利器,釀成的嚴重后果令人唏噓。
強化宣傳,提高安全意識。日常生活中,有的電動車、摩托車駕乘人員對交通法律規定不了解,不知道甚至不覺得駕乘電動車、摩托車加裝遮陽傘(篷)是一種交通違法行為,存在安全風險。因此,應該通過電視、廣播、學校教育、交通安全宣傳文明實踐活動、觀看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加以宣傳勸導,讓市民認識到摩電車加裝遮陽傘的危害。同時也應該號召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的每一員帶頭遵守交通規則,共同營造良好的交通出行環境。
源頭抓起,加大銷售查處。源頭治理是有效預防和減少電動車、摩托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消除安全隱患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應該從源頭上對生產這類遮陽傘的廠家,以及明目張膽銷售遮陽傘的店鋪加大管理查處力度,重點查處改裝、加裝遮陽傘等違法行為,從源頭上杜絕安裝遮陽傘的現象。
文明出行,嚴格交通治理。在日常交通秩序管理中,對非法加裝遮陽傘現象要保持常態化治理,在城區主要街道、路口、市場、小區等重點路段重點查處無牌無證、不佩戴安全頭盔、加裝遮陽傘等重點違法行為,并加大巡邏管控力度,對城區停放的電動車、摩托車開展地毯式排查,對發現非法加裝遮陽傘的違法電動車、摩托車做到發現一起,拆除一起,形成拉網式、無死角的交通治理覆蓋面。
文明交通是城市的一面鏡子,也是一個城市文明的重要名片和窗口。文明始于心,交通踐于行。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出發,從細節著手,莫讓“遮陽傘”遮住文明交通,共同營造文明、暢通、有序的道路交通安全環境。(長泰區委文明辦 王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