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互動、詼諧的語言逗得退休人員哈哈大笑。8月21日上午,2023年廈門市退休人員文明健康知識講座翔安區首場活動舉行,文明健康講師團走進洪厝社區,把文明健康知識送到退休人員“家門口”。
自7月啟動以來,文明健康知識講座已經舉辦了40場,惠及1900余名退休人員。活動由中共廈門市委文明辦、廈門市人社局指導,廈門市退服中心及各區人社局主辦,各區退服中心承辦。
退休人員聚精會神地聽文明健康講座。 記者 葉嘉健 攝
“各位叔叔阿姨知道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文明行為嗎?”翔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宣講員林家涼用閩南話以“同心創建文明城市攜手呵護美好家園”為主題,為退休人員帶來了一堂接地氣的文明常識課,向大家介紹過街走斑馬線、聚餐用公勺公筷等文明健康知識。
隨著年齡增大,不少退休人員發現自己使不上勁,實際上,這不是單純的年齡問題,而是跟肌少癥密切相關。第五醫院老人學科主治醫師方宇露圍繞“如何減輕肌少癥給身體帶來的影響”給大家支招,教大家每天如何補充足量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如何加強肌肉鍛煉等。
“用閩南話講課很親切,內容也不深奧,講課的老師很用心!”洪厝社區退休人員彭菊說,回去之后她會把學到的文明健康知識和親朋好友分享。
今年的文明宣講內容緊扣“同心同建文明城市,攜手呵護美好家園”主題,邀請各區文明創建領域優秀代表、優秀志愿者開展文明十大行動宣講,從清潔家園、文明交通、文明騎行、文明旅游、文明養犬等方面倡議退休人員做文明廈門人。
健康知識講座內容也精彩紛呈。今年邀請的健康講師大部分是各醫院一線的醫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他們將給退休人員帶來“腦卒中科學防治”“腰椎疼痛的運動康復”“關注老年人胃腸道健康”等實用性課程,指導退休人員學習運動康復手法、監測血糖血壓、膳食營養搭配、調整心理狀態等。
下一步,翔安區退服中心將邀請更多優質講師,聚焦退休人員日常需求,在提升課堂質量上下功夫,為退休人員帶來更多更實用的文明健康課程。(廈門文明網 海西晨報記者 陳起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