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廁所,大民生。升級老舊公廁,事關民生福祉。近年來,漳州市環衛中心積極響應創城要求,通過“無障礙衛生間”+“智能化模組”+ “夜間標識”+“環衛工人休息點”+“愛心飲水點”等舉措,不斷提升公廁建設檔次和服務水平。2022年以來,經過環衛部門持續努力,漳州公廁已華麗轉身,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截至目前,漳州市區已完成替換和加設38座無障礙公廁,重建3座公廁,1座公廁增設廁位,讓群眾“方便”之事更方便。
各種不同款式的公廁外觀靚麗
提升“顏值” 扮靚文明城市
環衛設施與人一樣,也存在“衰老”的一面。相比起大拆大建,“微改造”是城市“抗衰老”的一種溫和模式。市區部分公廁建成時間較長,外部破損老化,內部設施老舊,功能分區不合理,不僅影響市容市貌,也影響人們的如廁體驗。
此次新落地使用的公廁樣式別致,外觀現代,綠樹環繞,功能便利,設施完善……每一座精心設計的公廁,整體風格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并且廁位間墻頂采用鏤空設計,造型美觀、自然透氣通風,“美出圈”的超高“顏值”吸引了往來群眾的目光。“沒想到公廁也開始拼顏值了,若不是周圍醒目的公廁標識,我很難將它和公廁聯系在一起。”市民坦言。
此外,這批裝配式智能公廁還具有節能、環保、美觀、占地少、投資小、建設工期短等特點,兼具美感和實用性,為民眾提供了優質舒適的如廁空間,讓老百姓收獲更多的幸福感和深度人文關懷。
無障礙衛生間
精心設計 讓公廁成為“便民服務站”
如廁不僅要有“美”的享受,還要有“好”的體驗。為實現無障礙公廁全覆蓋,市環衛中心先后加設和替換了38座無障礙公廁。公廁外修建了方便輪椅上下的緩坡道,安裝了不銹鋼扶手,行動不便的人扶著欄桿,坐著輪椅也能順利進入公廁。
“以前出門前都不敢多喝水,怕上廁所不方便,現在有了無障礙公廁,解決了我們特殊人群的大問題。”林先生對這項人性化舉措稱贊不已。
別看公廁面積不大,但第三衛生間、工具間、管理間等一應俱全,其中還不乏很多人性化的設計——設置有母嬰多功能臺、兒童安全座椅、安全扶手等,能夠滿足多種如廁需求。管理房還設有飲水機、盥洗臺、休息桌椅、熱水器、壁扇等生活設施,方便公廁管理員、環衛工人休息,讓環衛工冬天可取暖,夏天可避暑,讓公廁越來越有“溫度”。
新建公廁外觀新穎美觀
科技賦能 增設智能便民設施
華陽體育館、漳州九中、永鴻三江城3座公廁老化嚴重,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市環衛中心勘查后決定,拆除原有舊公廁,并進行原址重建。
重建后的公廁得到了周邊居民的一致好評,智能化的公廁可實現開關控制、檢測廁內有無人、監測異常情況等,提高了公廁的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設有LED夜間發光標識,讓市民朋友不再為晚上找不到公廁而焦急。
以民為本 精準滿足群眾需求
城市更新,就像一位醫生對城市不同區域的不同對象,檢查、評估、處置,不同于“外科手術”的推倒重來。“微改造”采取“針灸”類療法,進行局部修改,讓城市變得更舒適。
漳州市中心血站公廁周邊學校多,人流量大,廁位數量無法滿足市民的用廁需求。市環衛中心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在原公廁邊空地增設1個通用廁位,切實解決市民的如廁問題。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下一步,漳州市環衛中心將結合我市實際,扎實、有序推進公廁提升改造工作,讓公廁成為提升城市形象的一張名片,切實提升民生福祉。(漳州文明網 漳州市環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