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設立便民疏導點 夜宵攤主集體搬“新家”
“過了這么多年,這回街面總算清爽了,出門都順暢了。”近日,家住武夷山市西林街的市民王先生有些驚喜,曾經占道擺攤的“聚集地”,如今已人去攤空、煥然一新。
記者看到,長期困擾橫街頭文化大坪、西林街周邊居民的流動攤販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塊警示牌,上面紅底白字寫著:嚴禁擺攤!小吃、夜宵攤點已統一搬遷至城東(二中橋頭)便民疏導點經營。這是武夷山市城管局為解決夜宵攤群堵塞交通、噪音擾民以及油煙污染等問題,而想出的新招。
夜間攤點活躍了城市經濟,也為市民的夜生活增添了“煙火氣”。曾經的橫街頭文化大坪、西林街夜宵攤“生意興隆”,從一開始幾家發展到了60多家。但這些流動攤點有的擺在馬路邊,有的分布在街道拐角,有的則擺在了路中間,越來越多的攤位把原本寬敞的馬路擠占成了“羊腸小道”,在滿足食客味蕾的同時,也帶來了油煙、擁堵、噪音以及垃圾等多重問題,屢遭周邊居民投訴。
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滿足廣大群眾生活需要,實現城市常態長效管理,武夷山市城管局實行“疏堵結合、便民利民、規范管理”原則,決定在城東(二中橋頭)路段規劃設置臨時便民疏導點,引導攤販進場規范經營,讓“煙火氣”和“文明范”同在。
“這一做法是我們經過多次調研和規劃確定的,還多次召集攤主召開座談會,收集意見,做好疏導動員工作。”武夷山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今年3月份以來,該局綜合執法大隊就著手對橫街頭文化大坪、西林街夜宵攤開展摸底調查,詳細掌握攤點數量、經營類型等情況,并做好篩選分類。同時與屬地街道辦實地查看點位,明確疏導點設置范圍。
根據攤主們的意見,城管局還通過平整土地、完善劃線、建設水電等配套設施,改善區域內的環境,為他們提供更多便利。城東便民疏導點離原攤位聚集點距離僅一橋之隔,周邊地勢開闊便于停車,且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起居。
截至目前,已有50余名夜宵攤主報名入駐城東便民疏導點,并簽訂《規范經營保證承諾書》,嚴格按照限定的時間、地點和經營項目入場經營,自覺服從管理。
傍晚時分,在城東便民疏導點,陸續有攤主搬著貨物進場,一排排整齊擺開。“你也搬過來了呀?”“是啊!這里更寬敞,以后也不用和城管‘打游擊’。”從占道擺攤“游擊隊”變成夜市“正規兵”,不少攤主都持支持態度。(閩北日報 記者 林李冰 通訊員 龔純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