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寶琴(右一)、曾加專(右二)一家人一起做志愿服務。(資料圖 受訪者 提供)
7月15日上午,范寶琴和愛人曾加專,還有海滄區紅裙子志愿服務隊的50余名志愿者,一起到市美術館參觀“最是清風傳家遠——2023年廈門市廉潔家風展”。范寶琴舉著手機不停拍照錄像,她說:“我兒子一家去深圳旅游了,我把這些內容記錄下來,等他們回家了給他們看。”范寶琴和曾加專十分重視家風家教,他們家被評為廈門市第二屆文明家庭。他們以身作則教育子女做勤勞上進、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尤其是有著31年黨齡的范寶琴,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本色,在退休后組建了海滄區紅裙子志愿服務隊,積極服務社會,并帶領全家人一起做志愿者,成就了一段“三代同堂學雷鋒,服務時長超4000小時”的文明佳話。
退休不褪色 組建紅裙子志愿服務隊
2015年,范寶琴退休后從三明來到廈門,和孩子一起生活。她性格外向,喜歡運動、拍照、交朋友,是個閑不住的人。定居海滄后,她每天的生活除了幫忙家務、接送孫子外,還有不少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很快,范寶琴就在小區里結識了一幫同樣熱心腸的居民,經常一起開展“以老助老”愛心活動。
在海滄區的街頭巷尾,范寶琴經常能看到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她很是羨慕:“雖然我們退休了,但依然可以為社會盡綿薄之力,我要讓我的退休生活因為當了志愿者而更加美好。”2018年,她牽頭成立海滄區紅裙子志愿服務隊,組織隊員開展社區治理、反詐騙宣傳、文明督導、助老助殘等志愿服務活動,隊伍發展至今已有300多名注冊志愿者,成為海滄區一支重要的文明力量。
最初,范寶琴擔心家人反對,瞞著他們做志愿者。那時曾加專還沒退休,有時從三明來廈門看望她,卻找不著她的人。看著家里臟了的油煙機、地板,曾加專嘴上抱怨著,手上卻一刻不停地收拾起來,用行動支持范寶琴做她熱愛的事。
在范寶琴的影響下,曾加專如今也加入志愿者大家庭:范寶琴忙著組織活動的時候,他包攬家務、照顧孫子,做最堅實的后盾;一起外出活動時,他幫忙搬道具、當司機,是最得力的后勤保障;他加入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護學崗,風雨無阻護送學生上下學。志愿服務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滿滿正能量 帶孫輩參加志愿服務
范寶琴、曾加專的兒子兒媳都在國企工作,十分忙碌。老兩口積極承擔起照顧孫子的任務,除了飲食起居,他們還帶孫子一起參加志愿服務,讓他們在“第二課堂”中豐富社會經驗,體會責任和擔當。
大孫子曾俊堯上小學時,范寶琴凌晨4點叫醒他出門,帶他去看環衛工人勞作,為環衛工人送雞蛋。小孫子曾俊舜還在上幼兒園時,就跟著范寶琴一起去幫助殘疾人、孤寡老人。兩個孩子從小待人有禮,懂事上進,曾俊堯2019年就注冊為志愿者,志愿服務時長近200個小時,是海滄區一星級志愿者;曾俊舜的服務時長更久,去年他被評為海滄區“新時代好少年”,“反詐騙宣傳的公益少年”的事跡在海滄青少年中推廣。
他們的志愿服務行動,得到兒子曾琛和兒媳張燕的支持。平日里,范寶琴會帶志愿者在家里排練反詐騙宣傳節目,還把志愿服務活動要用到的宣傳冊、服裝隊旗等帶回家存放,家里顯得更加擁擠,但兒子兒媳沒有反對,還幫她修改志愿服務活動方案、制作PPT等。曾琛表示:“作為孩子,我為父母熱衷公益事業感到驕傲;作為父親,我為兩個孩子積極參與志愿者活動感到自豪。”
2020年,范寶琴發動全家人一起參加“21天志愿服務養成記”的線上培訓活動,帶動兒子和兒媳也成為注冊志愿者。在學雷鋒紀念日、國際禁毒日等活動中,一家六口齊上陣,“奉獻”是他們的好家風。(廈門日報記者 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