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李書磊出席并發表主旨演講。本次大會以“網聚文明力量 奮進偉大征程”為主題,由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互聯網企業和網絡社會組織代表、專家學者和網民代表約800人參加。(7月19日《 人民日報 》)
網絡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領域,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迫切需要充分發揮網絡文明力量。
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是億萬網民的共同追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擘畫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
當今“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帶來了輿論生成方式和傳播方式的革命性變化,重塑著社會輿論格局和傳媒生態,并以驚人的深度和廣度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社交、娛樂。當互聯網深入融入到了我們的現實生活,那么營造一個文明有序、清朗的網絡空間,不僅是十分必要,更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互聯網文明與現實世界的文明,也應該同步演進。
網絡作為輿論平臺,發揮出很大積極、正面的導向作用。隨著我國的發展進步,社會對思想輿論多樣化的承受力已大大增強。讓互聯網有一個相對開放自由的輿論環境,作為對主流輿論陣地的一種補充,本該是有益的、建設性的。但是應該看到,近年來,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當前網絡生態呈現整體向好的態勢,但也面臨一些新問題。由于網絡文明尚難以跟上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腳步,網絡上集聚的不少負能量正對民眾的精神世界制造不良的影響,諸如,網絡謠言、有害信息等污濁之氣的彌散,成為了互聯網世界里的“霧霾”。如果任由負能量的“霧霾”籠罩,則每個人都可能深受其害。
以“好聲音”贏得共鳴、用“正能量”凝聚共識。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爭做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維護網絡文明,是每個網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光榮使命。每個網民應時刻堅守法律底線,爭做網絡法治的踐行者、文明傳播志愿者、正能量的傳播者。自覺提升網絡素養,爭做中國好網民,弘揚主旋律,為奮進新時代奏響強音,為實現中國夢增添動力,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推進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網絡空間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網絡空間是政治、文化空間,也是法治、文明空間,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培育網絡空間文明風尚,是每個網民的責任和義務。“網絡空間同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任何時候,唯有把牢思想之舵,高揚文明之旗,我們就都能保持清醒、認準方向、砥礪前行。(安溪文明網 風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