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近日發布,從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等八個方面提出了31條針對性強的舉措。意見指出,引導全社會客觀正確全面認識民營經濟和民營經濟人士,培育尊重民營經濟創新創業的輿論環境,持續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氛圍。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營造正確認識、充分尊重、積極關心民營經濟的良好社會氛圍”“堅決抵制、及時批駁澄清質疑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否定和弱化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與做法”……《意見》直面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的痛點、難點,為凈化、優化網絡營商環境提供了遵循。互聯網要成為釋放正能量的“強磁場”,做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派”。
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長期發揮積極作用,全社會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責無旁貸。2012年至2021年,民企稅收占比從48%提升至59.6%,規上私營工業企業吸納就業占比從32.1%提高至48.3%,民企數量占比從79.4%增長到93.3%,民企從2019年起成為第一大外貿主體……民營經濟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價值和貢獻,已被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成就所證明。“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意見》開門見山,為正確認識、充分尊重、積極關心民營經濟把舵定向,提供了思想引領和行動遵循。
網絡環境也是營商環境、發展環境,打造清朗網絡環境也是優化營商環境、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出臺一系列重大文件持續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各地各部門也推出一系列政策舉措,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取得了良好效果。雇傭網絡水軍詆毀抹黑企業,虛構企業家私生活話題,斷章取義歪曲企業家過往言論……一段時期以來,互聯網上針對企業和企業家,特別是針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各類虛假不實信息時有出現,損害了企業品牌形象,侵害了企業家合法權益,挫傷了民企發展信心和穩定預期。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要旗幟鮮明、不遺余力凈化網上輿論環境,努力避免民營經濟人士被污名化和標簽化,讓民營企業家更有底氣和勇氣進一步發展民營經濟。
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維護國家產業和經濟安全,保持和提升國際核心競爭力,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聚焦網上破壞營商環境的典型問題、突出問題,國家網信辦部署開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專項行動,大力整治“自媒體”亂象,為企業聚精會神干事業、心無旁騖謀發展營造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引發熱烈反響、取得積極效果。準確把握《意見》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采取務實舉措,排除網上有害信息干擾,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網絡環境,讓全國1.18億戶個體工商戶、5000萬戶民營企吃上“定心丸”,輕裝上陣、大膽發展,“中國號”經濟巨輪必定動能澎湃、風勁帆正,乘風破浪、奮楫遠航。(泉州文明網 范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