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以及手機終端在便捷方面愈發凸顯的獨特優越性,當前,數字化賦能已成為提升工作效率、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同樣需要運用好大數據技術,深入開采“數字富礦”,用數字導好創建航標,切實推動城市“智”理。
當前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要以智慧城市建設為契機,構建統一的城市治理大數據平臺。應該要通過收集各部門數據,完成數據資源共享,并進一步打通政府部門間的業務壁壘,切實做到跨部門政務數據互通互享互用,最終為制定科學政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規范數據標準,提高質量,保障決策可靠性。同時還應該加強平臺建設管理,推行“線上會商”云議事渠道,形成部門間高效協同的工作機制。比如去年莆田市實施的“黨建引領 夯基惠民”工程,推動實現“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撐,讓文明創建工作切實做到有的放矢,在廣大社區、農村引起深層變革。其中,莆田市僑鄉江口鎮先行先試,在全市率先建設鄉村治理數字化平臺,并積極探索“黨建+積分+數治”的基層鄉村共治新模式,以數字賦能推動文明創建。
在構建統一城市治理大數據平臺的基礎上,還要繼續開發功能性手機APP,降低工作門檻,提升便捷性。可以推出文明創建類APP,并開通文明創建問題反饋渠道,鼓勵市民群眾通過手機終端拍照、留言等方式,反映身邊出現的文明創建問題,督促相關單位解決。比如某些地區正在施行的“隨手拍行動”“啄木鳥行動”等,就是很好的借鑒。此舉不僅有利于廣大市民群眾解決生活中的文明“痛點”,同時也能幫助政府相關職能單位探查工作盲區、掃除創建死角。同時還可以在APP中開設“志愿服務”專題欄目,積極整合現有志愿服務信息,建立一個集注冊、管理、培訓、招募等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志愿服務終端,不僅方便組織者發起志愿服務活動,也更方便參與者隨時隨地瀏覽志愿服務信息,并進行報名、簽到等操作,更好地幫助志愿者查詢、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助推志愿服務事業蓬勃發展。此外,還可以在APP上開通“文明微課堂”等功能,并定制一批優秀的文明創建微課程,進行宣傳教育。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應用水平隨之不斷提升,文明城市的建設需求也在不斷拔高。因此,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不能止步在過去的工作方式中逐漸僵化思維,更不能躺在曾經的“功勞簿”上坐吃山空。而要與時俱進,銳意創新,積極擁抱數字機遇,順勢融入數字浪潮,深刻推動文明創建工作數字化轉型,切實建設智慧型文明城市。(涵江區委文明辦 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