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在全國率先立法守護斑馬線交通安全。6月20日,廈門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廈門經濟特區斑馬線交通安全管理規定》,該法規將于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這部法規很特別,緣于一份代表議案。2023年市兩會上,蘇國強等十位市人大代表聯名提交“關于開展斑馬線交通安全立法的議案”。為此,他們進行深入走訪調研,在斑馬線蹲點調查,和相關部門探討。蘇國強說:“我們在調研中發現,斑馬線發生的交通事故占到全市交通事故的近20%。很多市民反映,開展斑馬線交通安全立法很有必要,它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同時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代表們聯名提出的法規案,被列入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議程,成為今年的正式立法項目。將代表議案轉為立法項目,這在全國都不多見,在廈門立法史上則是第二次。
這是一部“小切口”法規,小視角、小體量,很簡短但直面問題。法規一共8條,扣除開頭的立法目的和最后的施行日期,其余6個條款都聚焦了市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斑馬線上的交通安全問題,從斑馬線設置、通行、法律責任等方面對現有法律法規進行補充細化。
此前,關于斑馬線管理的規定散見于不同法律法規,零散不系統。斑馬線是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三者交集的地方,三者之間應該是怎樣的關系?通行權怎么安排?路權如何公平分配才能既確保安全又更好提升通行效率?諸如此類的現實問題,在這部法規里進行了系統規定。
比如,法規明確行人通過斑馬線,應當盡快通過,不得坐臥、停留、嬉鬧、瀏覽電子設備,如果違反了規定,妨礙到車輛合法通行,處以警告或50元罰款。法規倡導行人通過斑馬線靠右側通行。面對斑馬線違法行為取證難、執法難的問題,法規明確,推進斑馬線交通技術監控設備設置全覆蓋,交通流量大、交通事故易發的斑馬線優先設置。社會公眾可以通過拍照、錄像等形式向有關部門舉報違法行為。
“這是我市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小切口’立法解決社會治理領域‘大問題’的生動實踐。”廈門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吳濤說,在本次法規審議修改中,秉持“有幾條寫幾條”原則,注重務實管用,聚焦所要解決的問題,追求短小精悍、簡潔明了、快速靈活,主要發揮地方立法補充性實施性作用。(廈門文明網 廈門日報 記者 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