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15日訊 “吔登,矢登登,吔登登……”近日,連城縣宣和鎮培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鑼鼓聲、弦樂聲此起彼伏。為加強閩西客家十番音樂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宣和鎮閩西客家十番音樂整體水平。宣和鎮培田村組織開辦了客家婦女十番音樂公益培訓課,十番音樂省級傳承人、國家二級演員、連城十番音樂會長林武河正在授課,30余名婦女參加培訓,學習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十番音樂。
“我以前從沒有學過樂器,一方面是擔心支付不起學費,另一方面是自己找不到合適的老師教學。”培田村黨員羅二女激動地說。“十番音樂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授課的都是知名的音樂手藝人,村里一發出開辦公益課的通知,我就馬上報名了。”
據介紹,閩西客家十番音樂是連城縣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在宣和鎮培田村開設的樂器培訓,有云鑼、狼串、笛子、逗管、椰胡、琵琶等,涵蓋了十番音樂的大部分樂器。
開設客家婦女十番音樂公益培訓課不僅進一步豐富婦女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更是將新時代黨的二十大精神“最強音”傳遞到婦女群眾的心坎上,推動廣大婦女發揮“婦女能頂半邊天”的作用,為宣和鎮高質量發展貢獻巾幗力量。(連城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