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13日訊 文明始于心,長效見于行,鼓樓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牢牢把握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的工作目標,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文明新風浸潤人心。
“慶祝建黨102周年”暨“走上鄉村振興路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主題實踐活動(鼓樓區鼓西街道供圖)
文明實踐推動鄉村振興之路建設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實走深,6月7日,鼓西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西湖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福州西湖國山黨建工作室成員、轄區退役軍人代表以及社區相關工作人員前往寧德市古田縣前洋村,開展“慶祝建黨102周年”暨“走上鄉村振興路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主題實踐活動。
在前洋村金牌講解員老李的帶領下,成員們參觀了達才村黃孝敏烈士故居以及前洋村革命歷史展陳館,重溫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見證了黃孝敏烈士從小立志報國、棄學離家投身革命、年僅30歲英勇就義的不凡人生,深刻體悟了黃孝敏烈士不畏強權、堅韌不拔的斗爭精神和革命意志。同時,身臨其境感受余文龍兄弟對子孫后代傳承“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悌忍”“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等優秀傳統文化的期望和囑托。
在與前洋村黨委交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過程中,國山黨建工作室帶頭人林國山表示:“要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以鄉風文明為文化建設中心,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紅色旅游為經濟發展引擎,盤活閑置資源,從而實現立足本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綠色發展。”
本次主題實踐活動既重溫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和光輝歷史,體會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又推動了以“鄉風文化”為中心、“文化旅游”為動力的鄉村振興之路的建設。成員們紛紛表示要繼續發揮余熱,不斷凝聚和釋放正能量,繼續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新貢獻。
安泰街道于山社區聯合海容社工在于山社區長者食堂·學堂開展“編織成畫 裝點家園”非遺竹編手工活動(鼓樓區安泰街道供圖)
安泰街道于山社區聯合海容社工在于山社區長者食堂·學堂開展“編織成畫 裝點家園”非遺竹編手工活動(鼓樓區安泰街道供圖)
開展非遺文化宣傳 加深傳統文化記憶
竹編是我國傳統的民間手工工藝,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為加深傳統文化記憶,結合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6月7日,安泰街道于山社區聯合海容社工在于山社區長者食堂·學堂開展“編織成畫 裝點家園”非遺竹編手工活動,帶領居民們體驗指尖上的非遺文化。
一經一緯編出無窮創意,千絲萬縷織就有形精品。活動中,老師從竹編的起源發展開始介紹,再從選材、去青、劈成篾片,到起層、劃蔑絲等步驟一一示范。最終,竹片在老師的手中,經歷大小十幾道工序后,成為一個精美的竹編藝術品。
聽完老師的講解,參加活動的居民都踴躍參與,一挑一壓,竹條在居民的指尖交互纏繞,散亂的蔑片經過大家巧手的編織漸漸有了形狀,從片竹、削片,再到編織成型,一個個生動可愛的竹工藝品逐漸成型。
“非遺”既是歷史發展活的見證,又是珍貴的文化資源,其蘊含著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個性,深藏著民族記憶的獨特密碼。本次活動,切實滿足了廣大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傳承竹編“非遺”文化的同時拉近鄰里關系,讓古老的竹編技藝因為傳承煥發出新的光彩,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
醫務人員免費為長者提供壓耳穴等義診服務(鼓樓區華大街道供圖)
普及健康知識 倡導科學健康生活方式
為進一步提高轄區長者的生活質量,普及科學健康知識,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近日,屏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福建省老年醫院在屏山長者食堂·學堂開展“氣道健康 從鼻開始”——過敏性鼻炎知識健康講座及義診活動,旨在普及鼻腔衛生知識和過敏性疾病的治療知識,提高轄區長者對耳鼻喉疾病的認識和預防意識。
講座中,福建省老年醫院吳照紅主任醫師以大量圖片和數據為長者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過敏性鼻炎的癥狀、病因和防病機制,提醒有鼻炎的長者要注意預防,避免接觸過敏源。
活動現場,醫師與長者們互動,對長者咨詢的就自身及家人的耳鼻喉健康問題進行耐心細致地解答。與此同時,醫務人員免費為長者提供采耵聹、壓耳穴和中醫溫通刮痧等義診服務,并為長者們普及眾多關于耳鼻喉等疾病的形成原因以及日常防護措施預防,得到了轄區長者的熱情稱贊和支持。轄區居民唐阿姨表示:“每次社區醫院的健康知識講座她都會來參加,次次能讓她增長更多的健康知識”。
據悉,此次健康講座及義診活動共20余名長者參加,進一步增強了轄區長者對過敏性鼻炎的認識,也讓長者們在自家門前就能享受到專家學者的免費醫療保健服務。
接下來,鼓樓區將繼續探索基層文明實踐新模式,讓更多文明實踐活動走近群眾、融入群眾、影響群眾,不斷豐富和活躍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讓文明實踐“潤人心”“揚新風”“惠民生”。(鼓樓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