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臨中夏,千載意蘊長。端午最沁心的味道,既有粽香裊裊,更有愛國深深。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濃重的歷史文化,還有根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愛國主義精神基因,蘊含著偉大詩人屈原的政治抱負、家國情懷和思想意涵。
端午激蕩起心憂家國、清正高潔的赤誠情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以天下為己任,披肝瀝膽,為憂憤國家的前途命運而不惜以死抗爭,這樣的風骨,這樣的志士,理應值得這個國家的人民去緬懷。屈原的忠貞品格和民族氣節綿延賡續,滋養著人們的心靈,也將匯聚成齊心協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端午升騰著一心為民、情牽百姓的志士之氣。“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貼近百姓、體恤蒼生,在屢次被流放后,仍然以蕓蕓眾生的疾苦為念。他詩作中的愛民、憂民之思,飽含著同情與正義感,贏得了百姓的仰慕與敬愛,也贏得了人們對他長久的思念。屈原身上的民本情懷,穿越時空,感召和鼓舞著一代代黨員干部牢記使命,為民謀利、為民解憂。
端午涵養了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浩然正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的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和理想,他在逆境中不忘初心、矢志不移的進取精神,垂范后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和魂之所系。我們應弘揚屈原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改革創新精神,為實現美好生活而不懈奮斗、勇敢前進。
以節載道、以節承志,從端午文化中洞看歷史,從傳統節日中汲取力量,以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與時俱進之路徑。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熱氣騰騰的時代,理應對這片土地、河山,對我們安身立命的城市,對養育我們的祖國,懷抱更充盈、更深沉的情感。
歡度端午,再憶屈原,不僅是為了感受節日的喜慶,更為了將屈原精神發揚光大,使它在我們的血脈里流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激活蘊藏于心底的愛國基因,我們在追夢圓夢的征途上才能更加踏實,更加沉著,更加自信,更加有力量。(長樂區委文明辦 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