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不僅牽動著考生和家長的心,也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考場內,莘莘學子奮筆疾書,為夢想拼搏;考場外,義務交警全力守護,社區、愛心企業設置“補給站”,愛心車輛也紛紛趕來。廈門志愿力量紛紛涌現,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服務,為廣大考生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考試環境。
鳳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隊準備了飲用水等愛心物資。受訪者供圖
義務交警為行動不便的考生提供幫助。圖/海西晨報
鷺島老兵學雷鋒志愿服務隊隊員接送考生。記者 唐光峰 攝
紡織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為陪考家長送上防暑用品。圖/海西晨報
愛心車隊 為高考路護航
6月7日早上7點,廈門大同中學高三考生的彭佳音準時向聯億汽車運輸公司“愛心送考專車”走去。車上等候多時的愛心司機彭占偉是彭佳音的爸爸。
彭占偉也是鷺島老兵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的一名隊員,今年高考,他除了接送女兒外,還按照約定的時間、地點,接送另外3名考生前往科技中學考場。抵達后,彭占偉和4名考生揮手告別,看著他們走進校門才離開。
扎上綠絲帶,貼上送考貼。今年,鷺島老兵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和聯億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繼續發起“最美綠絲帶,老兵護學子”行動,與大同中學結成對子,由37名愛心駕駛員、37輛愛心送考車組建起高考愛心車隊。他們熱心助考,將多名考生安全準時送達考點。
“接到乘車考生名單后,我便根據考生地址,調配司機、規劃路線、計算時間,并將最終接送方案同步通知愛心車駕駛員和學校。”鷺島老兵愛心車隊隊長武萬強介紹道,他還早早制訂預案,應對突發情況。
“愛心送考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武萬強告訴記者,今年已經是他第14年參與愛心送考,但是心情依然激動不已。
記者了解到,今年廈門飛鷹救援隊也集結了18輛愛心送考車,為集美區、同安區的考生提供接送服務。
“補給站”為家長考生貼心服務
6月7日11時許,距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還有不到半小時,在廈門外國語學校海滄校區外的“愛心補給站”,30把座椅整齊地擺放在帳篷下,不少家長在此坐著,等待考生走出考場。
在海滄團區委和嵩嶼街道團工委的指導下,海滄區青少年權益中心攜手青春同行志愿服務隊,來到廈門外國語學校海滄校區和海滄實驗中學(高中部),為考生、家長、考場執勤人員提供飲用水、遮陰處、防暑用品、愛心車隊護航等志愿服務。
青春同行志愿服務隊志愿者王欽芬這幾天特地請假,在廈門外國語學校海滄校區外忙碌。對王欽芬來說,這是一次特別的經歷,她的兒子就在該考點參加高考。“希望可以一邊陪伴兒子,一邊幫助他人。”在王欽芬看來,這是一種很有意義的陪考方式。
來自紡織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也早早來到廈門十中考點。他們搭起攤位,為考生免費提供考試專用文具、口罩,以備不時之需,并為送考家長和一線工作人員提供礦泉水、解暑藥品等,成為“最強后援團”。
現場,一個中國大鼓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大鼓周圍還貼上了“一鼓作氣”四個大字。“我們擺放這個大鼓,是希望為高考學子們加油鼓勁,討個好彩頭。”紡織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唐元元笑道。
此外,鳳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隊也在集美中學高中部設立愛心助考服務點,協助引導周邊交通秩序,發放“高考靜音行動倡議書”。
多方攜手維護考場周邊秩序
6月7日至9日,在全市24個考點,廈門市義務交警隊總計發布高考相關任務超200條。每次任務一發布,便被“秒搶”一空。
廈門市義務交警隊在各個考點安排人員,在現場協助交警開展執勤,為考生及家長提供安全保障,同時維護現場秩序。
早晨,考生們在家長和領隊老師的陪同下,陸續來到考點外。義務交警們紛紛提醒考生:“戴上口罩,拿出準考證、身份證。”他們還送上誠摯的祝福:“加油,不要緊張,仔細答題。”
截至6月8日,廈門市義務交警隊參與執勤達1487人次,出勤總時長3422小時。
在翔安一中考點外,除了“旗袍紅”“交警藍”外,一抹抹“迷彩綠”也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就是翔安區退役軍人志愿者。
“請家長們止步,考生由此進。”“同學,請不要著急,祝高考成功!”8名退役軍人志愿者身著迷彩服、腳踩馬丁靴,配合交警開展維持秩序、疏散交通、值守卡點等服務。
據了解,這8名退伍老兵都來自一家退役軍人創辦的企業——廈門戎旅拓展策劃有限公司。在創辦人陳團結的發起下,公司在翔安區組建了退伍軍人志愿服務隊。今年是該志愿服務隊第三年開展助力高考志愿服務。“我們要發揮‘退役不褪色’的優良傳統,為莘莘學子高考保駕護航。”陳團結說。
為給考生營造安靜舒適的考試環境,美麗心靈志愿服務隊開展“降噪”志愿服務活動,向廣大居民發出降低噪音的溫馨提示,積極勸導市民游客在高考期間暫停文娛活動,或者盡量降低音量,呼吁大家以實際行動支持考生。(廈門文明網 海西晨報記者 黃晶晶 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