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區檢察院聯合區煙草專賣局開展日常巡查。鯉城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作為全省首批“教育強區”,鯉城轄區內學校多、生源多,為加強法律監督、凈化校園周邊環境,日前,鯉城區檢察院探索打造鯉城區校園周邊整治法律監督模型,讓數據“點亮”轄區法律監督地圖,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我們在日常走訪巡查過程中,發現校園周邊煙草零售點出售香煙的現象屢禁不止,如果采用傳統手段現場摸排,會存在工作效率低、體量大、易遺漏等問題。”鯉城區檢察院未檢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此,他們產生了制作一張“法律監督地圖”的想法,通過構建校園周邊整治法律監督模型,對校園周邊是否存在違規設置的不適宜未成年人場所開展全覆蓋、動態化監督。
打開鯉城區校園周邊“法律監督地圖”,轄區內學校數量、商鋪數量、預警點數量等信息數據一目了然。據悉,該模型從設計到開發僅用了半個月時間,通過對轄區中小學位置、工商注冊登記主體的地址等信息進行采集,并運用坐標計算、數據抽取、關鍵詞篩查等形式獲取相關線索。“我們根據GPS坐標定位與距離計算,如學校周邊密集存在‘家政’‘托管機構’營業登記的區域,根據行業聚集性特點,可能存在經營機構無證開展‘托管’ 業務的問題,我們也將此情況及時記錄,并匯報上級機關部門。”鯉城區檢察院未檢部門工作人員介紹道。
與學校距離小于50米的煙草店、小于200米的網吧和彩票銷售點、300米內的托管機構……這些場所與未成年人保護息息相關,如今,它們在“法律監督地圖”上一一被標注“點亮”,成了檢察官的關注重點,默默編織起一張數字檢察監督網。“若發現校園周邊違規設置禁止營業的銷售網點和場所,我們也都會在地圖上進行標注,便于日常開展監督巡查。”鯉城區檢察院未檢部門工作人員說。
截至目前,鯉城區檢察院運用該模型獲取相關線索信息300余條,通過篩選發現可能違反法律法規的線索近百條。其中,通過實地走訪發現存在無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經營煙草制品零售業務的商鋪2家,存在經營地址與注冊地址不一致、無營業執照等問題的電競酒店2家,對此,區檢察院向相關職能部門制發檢察建議3份,促進未成年人保護落到實處。
接下來,鯉城區檢察院將立足檢察監督職能,不斷增強大數據戰略思維,充分運用校園周邊整治法律監督模型,推進未檢一體化履職和融合履職,通過數字手段實現轄區校園周邊全域類案監督治理,為轄區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東南網、鯉城區融媒體中心 施遠圻 吳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