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以來,漳州市強力推進生活垃圾分區域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并率先在公共機構推行強制分類,同步推進社區分類試點等措施,取得了很多成效。
漳州市緊扣主線,重策劃、求創新,以宣促分、以點帶面,積極探索志愿者服務多樣化模式,聚焦志愿服務品牌建設,組織干部職工成立“綠寶”志愿服務隊、動員社會力量組建垃圾分類講師團,堅持“全方位”宣傳引導,多措并舉開展“六進”活動,借助新媒體創作一系列“接地氣”的文藝作品,建立“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的宣傳格局,讓宣傳志愿服務走“新”又走心。主推寓教于樂型的“深度”宣講模式,結合各行業領域不同群體對生活垃圾分類的需求,把“我們想說的”與“大家想聽的”統一起來,開展游戲式、競賽式、情景式宣講,變“要我分”為“我要分”,達到入腦入心的效果。
示范如何利用廚余垃圾制作酵素肥料
以布袋木偶為媒介演繹師徒四人在“垃分”取經路上的趣事
以猜燈謎的形式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抓住天時地利,夯實主體責任
為更好提升宣傳的“質”與“效”,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探索構建“年初定計劃、年末做總結、干群齊參與、社會同協作”的宣教格局,制定全年宣傳活動計劃表,做到細化環節,適時調整。緊扣時令、節日、熱點等重要時間點,如春節開展“義寫春聯送福氣,垃圾分類齊參與”、五一勞動節開展“假日零垃圾,攜文明出行”、元宵節開展“垃圾分類鬧元宵,碰撞文明新火花”等活動。加強陣地建設,依托漳州市蒲姜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生活垃圾分類體驗館”“垃圾去哪了”等宣教基地,邀請街道垃分志愿宣講員、社區居民、學生等不同群體到場參觀,沉浸式感受垃圾污染帶來的環境危害。通過“零距離”接觸、“面對面”展示,達到了政策講清、知識講透、擴大宣傳的效果。
使十八般武藝,普及分類知識
深化內容,打造優秀品牌。設計卡通形象“綠寶”作為漳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形象標識IP,定制“綠馬甲”志愿者服裝,圍繞IP制作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手冊、文化衫、微信表情包、環保購物袋、書簽等系列文創產品,實現漳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品牌化、形象化,營造深厚的宣傳氛圍。形象標識“綠寶”的創建,不僅意味著漳州市垃圾分類志愿者有了自己專屬名稱——“綠寶”志愿服務隊,還成為宣傳、推進、指導居民和單位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主力軍。
設計西游記為主題的垃分漫畫
寓教于樂,提升分類樂趣。為增強學習垃圾分類的趣味性,志愿服務隊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以“西游記”傳統故事為靈感,推出《漳州-垃分西游記》連環漫畫、用垃圾分類的知識給歌曲《白龍馬》填詞、以布袋木偶為媒介演繹師徒四人在“垃分”取經路上的趣事,將硬知識轉化為雅俗共賞的小故事和朗朗上口的歌謠,兼具思想性和趣味性。在活動中設有垃圾分類飛行棋、挑戰賽、垃圾桶真人秀等游戲環節,并通過潮流拍照打卡點和萌寵展示點,吸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提升垃圾分類意識。
拍攝垃分短劇《四大才子》
玩轉“微”“抖”,重視“指尖”傳播。制作趣味視頻、開展線上活動……志愿者們的身影活躍在臺前幕后。他們緊抓“流量密碼”,制作具有漳州本土特色的原創內容。如拍攝“垃圾圍城”紀錄片,真實反映漳州市的垃圾問題;志愿者反串“如花”,穿越到漳州古城制作搞笑短劇《四大才子》《無間道之垃圾風云》,將垃圾分類的知識融入其中;以漳州“網紅打卡點”為背景錄制《垃分進行曲》原創MV;制作動畫版垃圾分類“寶典”……除了原創視頻,還開設垃圾分類線上課堂,舉辦“小習慣、大文明,垃圾分類看我的”短視頻微拍大賽等等。微信公眾號和抖音號不間斷推送600余條,以“指尖”方式激起漣漪效果,有效傳播垃圾分類文明。
成立垃圾分類講師團
匯聚社會力量,強化宣講效果
為保證垃圾分類宣講工作的針對性、專業性和準確性,漳州市引入社會力量,通過發動和培育熱心公益、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使其成為垃圾分類的先行者和傳播者。
成立5支區級志愿者服務分隊、17支街道(鄉鎮)志愿者服務隊;聘任市、區生活垃圾管理社會督導員652名;2022年以考核篩選的形式組建成立“垃圾分類講師團”,并定期開展垃圾分類專題培訓,強化講師團能說會“倒”的業務能力。
目前共有23名講師,分布在事業單位、高校、公益組織、環保企業等行業。講師團通過持續開展“六進”活動,“量身定做”式開展宣傳工作,確保宣講的對象分眾化、過程互動化、內容通俗化。為實現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的年齡全覆蓋,講師團走進養老院開展“寸草心,敬老情”主題活動,在匯演中穿插垃圾分類知識講解、垃圾桶舞蹈表演等。通過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以設置趣味答題、巧做酵素、環保袋涂鴉等活動方式,將垃圾分類意識根植于孩子心中,通過教育孩子來影響家庭,凝聚“星星之火”燃起垃圾分類的“燎原之勢”。多次組織講座和游園活動進高校,讓青年成為垃圾分類的中堅力量。目前已開展宣講190余場次,受眾30萬余人,成功搭建生活垃圾分類宣教工作示范平臺,再掀垃圾分類新熱潮。
市環衛中心參與設計的綠寶表情包
多舉措發力,垃圾分類顯成效
垃圾分類是一場任重道遠的持久戰,通過志愿者一系列的努力,漳州市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實效,自2020年以來,志愿者活動先后覆蓋了30多個社區,受益群眾達到了15萬人,4個街鎮申報創建成為示范街鎮。發放印有“綠寶”形象《漳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指導手冊》10萬余份,在主城區40多個社區、公共場所張貼“綠寶”形象公益宣傳海報,讓這一IP 形象深入人心。居民分類達標率從15%提高到80%以上,群眾對垃圾分類工作從“不知情、不了解、無所謂”逐步轉變到“我支持、我愿意、我參與”,知曉率、曝光度、辨識度持續提高。(漳州文明網 漳州環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