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6日訊 關愛困境兒童,讓愛守護成長,近年來,廈門市湖里區金山街道積極動員轄區力量,通過建立1個服務據點、打造2個關愛陣地、建立3項運營標準、開展4項服務計劃,持續推進關心關愛困境兒童相關工作,用心守護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自2021年6月開展困境兒童關愛服務以來,金山街道已進行線下探訪900余人次,線上動態跟進2200余人次。通過分類服務,金山街道共開展了咨詢類以及輔導類個案服務66例,受益210余人次;開展了68場社區實踐活動,累計受益1700余人次,并引導困境兒童用行動回饋社會,共有580余人次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建立1個服務據點以政府社區為核心
以金山街道作為服務據點,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的職能作用,構建街道兒童督導員+社區兒童主任+專業社會工作者的組織架構,協調婦聯、司法、關工委等多部門開展困境兒童幫扶工作。
金山街道縱向形成“街道-社區-網格”上下銜接,橫向連接各部門保護合力,形成特色關愛模式,引入多元化服務資源,建設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資源庫,建立困境兒童臺賬,動態更新,定期探訪,建立需求清單,為有需求的兒童家庭進行資源鏈接。
打造2個關愛陣地 資源覆蓋更全面
金山街道引入專業社會組織,發揮社工的專業優勢,打造金山、金安社區兩個困境兒童關愛示范點,將兩個示范點作為項目的關愛陣地和資源中心,并以此為支點,利用示范點的輻射帶動作用,把困境兒童服務擴大到周邊社區,覆蓋全轄區范圍內的困境兒童,以點帶面,形成“專業社工+社區工作者+專業機構”聯動和服務路徑。
金山街道構建以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作為項目統籌規劃把舵人,以社區工作者、社會工作者作為項目實施主體,以社區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愛心企業等作為資源拓展的項目人員架構。
通過在示范點開展各類困境兒童關懷服務,讓困境兒童及其家庭真正把兒童關愛示范點當作可信任的“第二個家園”,增強兒童參與感和歸屬感。
建立3項運營標準服務機制更完善
金山街道以社區為責任網格,構建“社區兒童主任+社區工作人員+專業社會工作者”網格體系,按照“一級緊急介入、二級緊密跟進、三級常態跟進”的分級探訪機制,動態跟進轄區內困境兒童情況,建立困境兒童一人一檔的個人臺賬,建檔率達到100%,提供精準化服務。
金山街道按照兒童所面臨的困境將服務群體進行分類,形成了三大類、九小類,在服務過程中結合不同類型的困境兒童及家庭的需求匯總輸出對應的服務,如針對家庭困境兒童類提供家庭教育輔導、親子關系溝通、親情陪伴、外部資源鏈接服務,建立朋輩支持,提升困境兒童及家庭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困境兒童遭遇危機事件時,責任社區網格兒童主任、社工第一時間進行緊急介入,有效與多部門聯動為困境兒童提供全方位保護機制。在突發事件應對流程的程序指導下,多部門聯動有效處理多例危機個案,服務內容涉及親子矛盾、家暴沖突、提供安全庇護、心理危機干預、監護缺失等。
開展4項服務計劃 幫扶措施更精準
“金繭·助力”關愛支持計劃通過專業服務提供和資源引入,挖掘兒童內在優勢、調動其潛能,以幫助個別兒童緩解和改善生活困境,提升其自我保護意識和問題應對能力,降低生活風險。
“金翼·成長”互助提升計劃是針對具備社會參與能力兒童,增進正向情感連接,提升其家庭教養能力,激發兒童自主奮發動力。針對缺失社會參與能力兒童,項目開展困境兒童家庭同樂日、互助支持小組等活動,為困境兒童家庭拓寬了交流互動渠道,拓展了兒童的朋輩互動能力,也實現了家長間的互助。
“金心·成才”平臺搭建計劃通過資源整合和社會連接,以及支部共建、雙報到等形式,鏈接各方資源,進行聯合共建,建立服務困境兒童資源服務清單,開展社區實踐活動,提升表達能力,鏈接大學生志愿者進行一對一輔導,給予困境兒童溫暖與關注,促進兒童抗逆力提升。
此外,“金夢·理想”增能反哺計劃積極挖掘困境兒童自身優勢,培育兒童志愿者,組建了“金光閃閃青少年志愿服務隊”,帶動困境兒童參與反哺社會志愿服務,參與文明創城志愿服務、關愛孤寡、獨居老人等志愿服務,引導困境兒童用行動回饋社會。(夏菁 林潤鈺)